法律分析:如合同內容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的無效事由,電子合同與紙質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的合同無效事由主要有,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2、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4、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5、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第十四條 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二條 本法所稱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本法所稱數據電文,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信息。
第十三條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制作數據用于電子簽名時,屬于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制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后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后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勞動合同越來越多地被企業所采用。然而,仍有部分朋友對于電子勞動合同是否與紙質勞動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存在著一定的疑惑。因此,以下將結合法大大電子合同平臺從法律規定、司法實踐和技術保障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證。
一、我國電子合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該法于2005年施行,明確了電子簽名的效力與法律地位,并規定了電子簽名應當具備可靠性、完整性、獨立性三個基本特征,且應該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此外,電子簽名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在涉及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等方面時,還須確認電子簽名需要符合專門的規定。
《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
該規范于2015年正式實施,對電子合同的訂立、存儲、傳輸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尤其在電子合同訂立過程中,須采取身份驗證措施或者使用數字證書等安全技術手段進行身份認證,且訂立電子合同各方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自律規則,并在合同文本中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
該編于2021年正式施行,明確數據電文形式可作為合同的書面形式,且當事人之間通過互聯網、數據存儲設備等信息通信技術訂立合同的,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確認合同內容,不得篡改、刪除合同重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該法于2019年正式實施,對電子商務活動的規范與管理做出了全面的安排。第三章單獨規定了電子商務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在法律層面進一步明確了電子合同,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
綜上所述,我國的法律規定明確地給予了電子勞動合同以法律效力的認可,并且與紙質勞動合同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二、法院判例認可電子勞動合同法律效力
早在2015年,國內就已經有關于電子合同簽署勞動合同的裁定。
2015年7月21日-9月20日,期間,張某于在上海某公司任培訓師一職,雙方約定張某月薪為5000元,并在法大大電子合同平臺注冊賬號,簽署了勞動合同。2016年,張某向上海市嘉定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仲裁,事因是上海某公司在其任職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需向其支付2015年8月21日-9月20日期間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5000元。
仲裁委員會查實認為,雙方在法大大電子合同平臺上簽署的勞動合同合法有效,同時上海某公司向仲裁委員會提供了一系列真實有效的電子證據,仲裁委員會予以采信。
最終裁定:張某以電子合同并非書面形式為由否定其法律效力,進而要求上海某公司支付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缺乏依據,不予支持。
上述案例證明,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通過經國家認可的法大大電子合同平臺以電子形式簽訂勞動合同真實合法有效,其法律效力等同于紙質勞動合同。
雖然電子勞動合同在法律上和司法實踐中得到了認可和證實,但是其在實際操作中是否存在一些技術障礙,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之一。例如,如何保證電子簽名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如何防止勞動合同信息被篡改或泄露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運用現存的多種技術手段和規范標準來解決相關問題。法大大作為行業內唯一一家獲得全資CA牌照的互聯網電子簽名公司,其采用CA認證技術,保障合同主體的身份真實性,并提供活體檢測、人臉識別、短信驗證等多種身份認證方法,結合區塊鏈技術和可靠時間戳技術固化整個簽名過程的數據,以此確保數據不被篡改,同時還可保全整個證據鏈,有效保障雙方權益。
此外,法大大電子合同平臺還為用戶定制行業解決方案,涵蓋人事、采購、銷售、金融、政府等多行業,解決其行業痛點,加強風控能力,降低工作成本,助力用戶多場景簽約。目前,法大大已經助力攜程、安踏、TCL、途虎養車等諸多企業,采用金融級別安保的同時,為用戶提供安全穩定的產品服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