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贍養公婆的法律規定
民法典贍養公婆的法律規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贍養公婆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沒有贍養公婆的法律規定。贍養是在血緣和撫養關系的基礎上成立的一種回報式的義務。在我國法律中,沒有公婆對兒媳的撫養義務,也無兒媳對公婆的贍養義務,并且在非特定條件下兒媳對公婆遺產也無繼承權。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二、不贍養老人的法律后果有什么
不贍養老人的法律后果:
1、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2、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是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
3、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直至父母死亡。
4、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且也發生在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
贍養老人假國家規定2022
一、民法典關于贍養老人的規定是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所謂撫養義務,是指一定親屬間相互供養和扶助的法定義務。民法典規定父母對于未成年子女負有無條件撫養義務,不論父母之間的婚姻關系是否存續、是否與子女共同生活,也無論其自身或子女的經濟情況如何,均應承擔并充分履行法定的撫養義務。即父母應向未成年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質經濟條件,并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充分照料。所謂贍養,主要是指成年子女對父母經濟上的供養,即提供必要的生活費用,給予物質上的幫助。與父母對子女無條件承擔撫養義務不同,成年子女承擔以經濟支持為主要內容的贍養義務是有條件的。即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當父母有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困難時,法律并不強制子女對父母提供經濟上的供養。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二、贍養老人是退休職工能否扣除贍養費
贍養老人是退休職工不能扣除贍養費,因為贍養老人的贍養費用,是依據社會發展水平、老人自身需求等因素確定,老人有退休金的,不能因此扣除贍養費用。贍養的基本原則贍養人不分男女都有贍養被贍養人的義務,此外被贍養人的房產權、房屋租賃權和居住權受法律保護,而且贍養人不得強行將有配偶的被贍養人分開贍養等等。
三、代位繼承人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嗎
代位繼承人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前提是該代位繼承人有贍養的能力,《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條規定,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代位繼承人有負擔能力卻不贍養老人的,在繼承時可能不分或者少分遺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九條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變,也不得附加任何條件進行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三條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條,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的撫養義務和子女的贍養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二、父母與子女之間特殊身份關系的監護規則是什么
(一)父母的法定監護人地位。父母對子女基于特殊身份關系所承擔的撫養義務,決定了當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尚健在且具有監護能力時,是子女的第一順位法定監護人,并且不得拒絕履行此種監護職責。
(二)父母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讓父母通過遺囑方式,根據自己的意愿指定監護人,不僅符合子女利益最大化,也是對其行使親權的尊重。
(三)監護人資格的恢復制度。民法典第三十七條規定,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應當繼續履行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的義務。第三十八條還設置了諒解制度,允許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除對被監護人實施故意犯罪的外,確有悔改表現的,經其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愿的前提下,視情況恢復其監護人資格。這一規定就是體現父母與子女之間特殊的親緣關系,且對于子女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同時,親權作為身份權具有不可剝奪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子女之間的法律義務】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三十七條 【監護人資格被撤銷后負擔義務不免除】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第一百九十六條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情形】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子女贍養老人2023年最新法律規定
子女贍養老人2023年最新法律規定如下:
1、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2、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3、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4、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子女對老人的贍養義務包括如下:
1、妥善安排老人的住所。對于老人生活的住所環境不能太差,老人自己有房子的,子女不能侵占,不能擅自改變房產名字。如果房子需要維修的,子女有維修的義務;
2、不能要求老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老人就應該是安享晚年的,子女不能要求老人干重活,力所能及的可以適當做,就當是鍛煉身體;
3、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4、不得干涉老人的婚姻自由。子女不能因為老人的婚姻有變化而消除;
5、子女不僅要贍養,而且要尊敬父母、關心父母,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上給予父母幫助。在父母生病時,有義務照顧和帶老人去醫院檢查,使老人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安享晚年。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歷來都是講究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年老的父母是子女成年以后的義務,這是法律明確規定的。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不管是否有結婚,只要已經成年并且具有經濟能力的,那么就要履行自己的贍養義務,當然具體該如何來贍養老人,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這也是需要根據實際來履行贍養的。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贍養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義務,如果不履行該義務,要承擔給付贍養費的民事責任;拒不贍養老人后果嚴重的可能會構成遺棄罪,會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相關推薦:
離婚協議主張賠償(離婚女方可以要求哪些賠償)
跟男友分手要賠償(全職女友和男友分手需要給補償嗎)
離婚出軌賠償不給(出軌方離婚能否主張賠償)
離婚會存在賠償嗎(女方起訴離婚能得到什么補償)
離婚正常怎樣賠償(男方提出離婚女方能得到什么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