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誣告怎樣賠償
法律主觀:
民事訴訟如果法院有了生效判決而被告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付款義務:1、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2、如果被告有能力履行付款義務而拒不履行的,是要負刑事責任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3、坐牢后如果你有錢的話還是要賠償的。
法律客觀:
《民事訴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被人誣告可以要求賠償嗎
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顯示,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誣告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后果不嚴重,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后果嚴重,誣告人將涉嫌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
誣告可以申請多少民事賠償
沒有具體規定,根據情節嚴重情況進行賠償。
【法律分析】
法律對誣告陷害等行為的責任和處罰作出了相關規定。如果后果尚不嚴重,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要求被告(誣告人)承擔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如果后果嚴重,例如被誣告的人因此被公安機關采取拘留等措施甚至被逮捕的,則誣告人將涉嫌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當事人可以根據案件的性質對誣告者要求民事賠償或者刑事追究。如果當事人確定是被被誣告,并且經過公安機關的調查,最后法院判定無罪的,當事人可以根據案件的性質確定為民事案件還是刑事案件,如果案件的性質一般,沒有對當事人造成嚴重的后果,當事人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追究民事責任,要求犯罪嫌疑人對當事人進行民事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相關推薦:
刑事保證人的條件(刑事擔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刑事賠償很低(刑事案子賠償為什么低)
婚禮視頻丟失賠償(婚禮視頻丟失要求十倍補償)
刑事處罰任村書記(坐過牢的人能當村干部嗎)
意外傷完賠償標準(意外人身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