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賠償標準2023年最新
車禍賠償標準2023年最新
一、一般車禍賠償標準
1、醫療費:按照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包括器官功能恢復訓練的費用。
2、誤工費:根據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無固定收入的按照行業平均水平計算。
3、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4、交通費:根據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應以正式票據為憑。
5、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確定。
6、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二、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標準
1、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
2、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
3、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以上就是2023年最新的車禍賠償標準,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車禍傷殘等級1-10級賠償標準
一、車禍傷殘等級1-10級賠償標準
1. 一級傷殘:賠償系數為100%,計算方式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
2. 二級傷殘:賠償系數為90%,計算方式同上。
3. 三級傷殘:賠償系數為80%,計算方式同上。
4. 四級傷殘:賠償系數為70%,計算方式同上。
5. 五級傷殘:賠償系數為60%,計算方式同上。
6. 六級傷殘:賠償系數為50%,計算方式同上。
7. 七級傷殘:賠償系數為40%,計算方式同上。
8. 八級傷殘:賠償系數為30%,計算方式同上。
9. 九級傷殘:賠償系數為20%,計算方式同上。
10. 十級傷殘:賠償系數為10%,計算方式同上。
二、十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
1. 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學習旅掘能力有所下降。
3. 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4. 符合中度毀容標準之一項拆咐核者。
5. 面部有瘢痕,植皮,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2 cm²。
6. 全身瘢痕面積。
7. 外傷后受傷節段脊柱骨性關節炎伴腰痛,年齡在50歲以下者。
8. 稚間盤突出癥未做手術者。
9. 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遠側指間關節離斷或功能喪失。
10. 指端植皮術后(增生性瘢痕1 cm²以上)。
...(此處省略其他條目,以節省空間)
三、7級傷殘賠償標準
1.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2. 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四、等級劃分
1. 一級傷殘: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活動能力完全喪失。
2. 二級傷殘: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各種活動受限。
3. 三級傷殘: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要經常有監護人;明顯的職業受限。
4. 四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職業種類明顯受限;時常需要幫助。
5. 五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明顯減輕工作,有時需要有監護人。
6. 六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以及不能勝任原工作,并且條件性的需要幫助。
7. 七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是也能部分代償;對于較復雜的工作不能夠勝任從事;長時間的活動會受到限制。
8. 八級傷殘: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能夠從事復雜的工作;社交能力受到約束。
9. 九級傷殘: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學習能力都下降;社交能力大部分受限。
10. 十級傷殘: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社交能力部分受限。
法律依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第五條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
-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五條
車禍人傷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車禍人傷保險公司賠償標準如下:
1、投保人有責任的情況下,死亡傷殘的賠償限額最多為11萬元人民幣;
2、醫療費用的賠償金額是1萬元人民幣;
3、其他財產損失的賠償限額最多是2000元;
4、沒有責任,所有的賠償項目的賠償限額加起來就是12100元。
保險公司理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1、受傷者身份證、戶口本;
2、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3、門診病歷本;
4、醫院住院病歷;
5、醫療費發票、后續醫療費證明,殘疾輔助器具費發票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相關推薦:
刑事附帶訴訟案由(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案由怎么寫)
如何進行刑事訴送(刑事案件的起訴流程)
刑事上訴狀誰來寫(刑事上訴狀要交幾份)
井下工人工亡賠償(2023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被告無力賠償條件(民事糾紛被告人無力賠償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