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會受到行政處罰,嚴重的可能面臨刑事處罰。具體內容如下:
1、行政處罰:一般包括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以罰款。對于生產假冒名牌服裝的企業,可能會被責令停止生產,沒收產品,并罰款一定金額。
2、拓展內容:行政處罰還可能包括吊銷營業執照等措施。如果企業多次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可能會被吊銷營業執照,失去經營資格。相關部門會對違法企業進行公示,提高其違法成本。
3、刑事處罰:如果銷售金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可能構成犯罪,會被追究刑事責任。銷售假冒偽劣藥品,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涉嫌犯罪。
4、拓展內容:刑事處罰的力度會根據犯罪情節的嚴重程度而定。可能會判處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等刑罰。對于涉及食品、藥品等關乎人民生命健康的假冒偽劣產品犯罪,會從嚴懲處。
5、民事賠償:消費者因購買假冒偽劣產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賠償。購買到假冒偽劣電器導致財產損失,可以要求銷售者賠償損失。
6、拓展內容:消費者可以通過訴訟等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生產者和銷售者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確保消費者能夠得到充分的賠償。消費者協會等組織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
當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時,消費者可以采取多種方式維權。具體內容如下:
1、消費者如何維權:當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時,消費者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維權。
2、消費者可以保留購物憑證,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要求商家退貨退款并賠償損失。也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舉報,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如果損失較大,還可以通過訴訟途徑解決。
根據規定當售賣產品時,企業要承擔起很多社會責任,具體內容如下:
1、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杜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企業要樹立良好的商業道德,加強質量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安全。要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監管,接受社會監督。如果企業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不僅會損害消費者利益,也會破壞自身的信譽和形象。
2、政府監管力度:政府應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政府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增加檢查頻次,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零容忍。要加強部門間的協作配合,形成監管合力。還可以通過建立舉報獎勵制度等方式,鼓勵公眾參與監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