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嫁妝歸屬于何方?
如嫁妝被認定為女方個人財產,離婚時可由其自行處理;
若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則需按比例分配。
通常情況下,婚前嫁妝是女方家庭贈予其以建立新家庭,因此屬于女方婚前財產,離婚時仍歸女方所有。
但若在結婚登記后給予,除非有特殊聲明,否則會被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即成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分攤。
離婚時嫁妝如何分割?
法律分析:1、結婚登記前陪送的嫁妝應當認定為是女方父母對女方個人的贈與,屬于女方的婚前個人財產,根據法律規定,一方婚前個人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不能進行分割。所以,婚前陪送的嫁妝,離婚時可以要回。2、結婚登記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陪送的嫁妝就屬于父母對雙方的贈與。除非父母在陪送嫁妝時明確表示是贈與女兒一方,陪送的嫁妝就如前所述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共同分割。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嫁妝離婚后怎么分配
離婚期間,嫁妝的分配需結合多種要素進行判定。
若是在結婚登記前女方就已收到父母贈送的嫁妝,此舉通常視作婚前個人財產,離婚時分屬女方所有權。
而若嫁妝是結婚登記后所贈,且未明示僅贈予女方個人,那么這套財產往往會認定為夫妻共有,需列入共同財產中進行劃分。
然而,財產根源、夫婦雙方對家庭的貢獻以及婚齡等都是重要考量因素。
特別針對以不動產形態出現,并且產權登記在女方名下的嫁妝,倘若其投資來源于女方父母,則很大概率會被認定為女方個人財產。
總而言之,具體的分配方案需依據實際情況及相關證據,由法院依法裁定。
相關推薦:
同居關系后的賠償(同居分手女方怎樣獲得補償)
婚前懷孕怎么賠償(婚前懷孕 男方不負責如何處理)
離婚協議賠償時間(民法典對離婚協議賠償失效期的規定)
離婚賠償男方不給(離婚協議里面補償金男方不給怎么辦)
離婚證與房產(離婚證和辦房產有什么關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