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項不屬于離婚()
下列哪一項不屬于離婚()
A.解除婚約
B.協議離婚
C.訴訟離婚
正確答案:A
關于離婚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關于離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后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
B、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C、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D、離婚后,不隨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沒有對子女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及義務
答案:D
離婚是指夫妻依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婚姻關系的法律行為。
離婚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解除婚姻關系以合法的婚姻關系存在為前提。離婚為合法有效婚姻關系的解除,婚姻當事人雙方必須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和程序要件。不符合結婚要件的男女結合后請求“離婚”的,不按離婚處理。
第二,解除婚姻關系的主體是婚姻當事人。解除婚姻關系體現的是當事人的意愿,只能當事人本人進行。但如果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的行為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后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三,解除婚姻關系應當符合法定的離婚條件和程序。婚姻當事人之間自行達成的離婚協議,或者在婚姻當事人所在單位、群眾團體、居民(村民)委員會、基層調解組織等有關部門主持下達成的離婚協議,都不產生離婚的法律效力。當事人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辦理離婚手續,否則不發生離婚的法律效力。
第四,解除婚姻關系將產生一系列離婚的法律后果。婚姻關系終止將引起夫妻人身關系消滅、共有財產清算、子女撫養方式變更、共同債務清償等一系列后果。
離婚的主要起因是什么答案
1. 離婚的主要起因是什么?這是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
2. 離婚的主要起因是結婚,因為如果不結婚,就不會有離婚的說法。
3. 拓展資料:婚姻是指婚齡男女以夫妻名義在經濟生活、精神物質等方面的自愿長期結合。
4. 根據雙方身體條件、工作能力、結婚觀念、歷史文化而產生的夫妻關系,應取得醫學、倫理、民法等層面的認可。
5. 以夫妻名義共同生產生活并組成家庭的一種社會現象。
6. 男女自愿結合在一起,互相接受互相依靠,婚姻應與社會人口變化、歷史文化相適應。
7.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婚姻制度也經過多次變革,現在普遍認同一女一男,一妻一夫形式。
8. 古時又稱“昏姻”或“昏因”。
9. 一般而言,婚姻一詞的起源有三種說法:漢朝的鄭玄說,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禮。
10. 在我國古代的婚禮中,男方通常在黃昏時到女家迎親,而女方隨著男方出門。
11. 這種“男以昏時迎女,女因男而來”的習俗,就是“昏因”一詞的起源。
12. 換句話說,婚姻一般是指男娶女嫁的過程。
13. 周年稱謂:第1年紙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花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鐵婚、第7年銅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鋁婚、第11年鋼婚、第12年絲婚、第13年絲帶婚。
14. 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銀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紅寶石婚、第45年藍寶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綠寶石婚、第60年鉆石婚、第70年白金婚。
15. 中國風俗婚俗(12張):漢族在封建社會時期,采用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民國以后便倡導一夫一妻制,新中國成立后法律確定為一夫一妻制。
16. 漢族先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因此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后來演化為婚禮。
17. 漢族人認為紅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傳統婚禮習俗總以大紅色烘托著喜慶、熱烈的氣氛。
18. 吉祥、祝福、孝敬成為婚禮上的主旨,幾乎婚禮中的每一項禮儀都滲透著中國人的哲學思想。
相關推薦:
離婚后欠的債(離婚后債務需要怎么去處理)
婚姻詐騙罪的賠償(欺騙婚姻怎么賠償)
隱瞞婚姻是否賠償(隱瞞婚姻情況可以要求對方賠償嗎)
離婚協議妻子賠償(結婚十年離婚女方能得到什么補償)
離婚怎么得到賠償(女方起訴離婚能得到什么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