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超過5000怎么扣稅?一般情況下,工資達到一定標準就要交稅,而交稅的標準是一直在變的。目前個稅起征點已經(jīng)提到5000了。超過5000的部分怎么交稅?
接下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5000多人分層次納稅,每個層次的稅率和速算扣除都不一樣。
2020年5000以上的薪資納稅規(guī)模如下:
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為0;
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萬元但不超過14.4萬元,稅率為10%,速算扣除2520;
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4.4萬元但不超過30萬元,稅率為20%,速算扣除16920;
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萬元但不超過42萬元,稅率25%,速算扣除31920;
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2萬元但不超過66萬元,稅率30%,速算扣除52920;
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66萬元但不超過96萬元,稅率35%,速算扣除8592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6萬元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181920。
最后,居民個人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應為:
個人應納稅額=
年個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年收入-6萬元-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支出-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享受的其他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
只要計算出個人應納稅額,乘以相應的稅率,減去速算扣除,就可以得到你需要繳納的稅款。
個人所得稅有哪些專項附加扣除?
目前只要符合條件,還可以享受一定的專項附加扣除,包括養(yǎng)老、房租、房貸、子女教育等。
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繼續(xù)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學歷(學位)繼續(xù)教育費用每月固定扣除400元。接受技能技術人員職業(yè)資格繼續(xù)教育,取得相關證書當年扣除3600元。
大病專項附加扣除:扣除醫(yī)保報銷后,個人累計負擔超過1.5萬元的部分,可享受8萬元專項附加扣除。
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是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享受每月1000元專項扣除。
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對于直轄市、省會(首府)、計劃單列市和其他城市,如北京,扣除標準為每月1500元;戶籍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100元;戶籍人口100萬以下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800元。
贍養(yǎng)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贍養(yǎng)60周歲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扣除,其中獨生子女按照2000元的標準扣除,非獨生子女分攤。
舉個簡單的例子:
小明在某市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月薪兩萬。五險一金全部足額繳納。同時,小明在本市無房,租房,每月享受1500元專項扣除。
那么最后小明個人年應納稅額=24萬(年收入)-6萬(個稅起征點)-53280(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支出)-18000(享受專項附加扣除)=108720元。
根據(jù)稅收分類表,那么,小明最終納稅額=10872010%-2520=8352元。
以上內容是工資超過5000如何扣稅的相關介紹,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幫助。
相關問答:5000以上扣稅標準表是什么?
每月5000以上的個人所得稅要交的數(shù)量不同;
要根據(jù)實際稅前收入確定稅率,每月5000元是免個人所得稅的;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計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稅率,就是人所得稅要交的數(shù)量。
不同的月度收入,對應的稅率也不相同,月度收入高的稅率也相應高一些。
例如,月收入是10000元,各項扣去后,應納稅所得額是5000元,5000元對應的稅率是3%,所以交稅就是5000×3%=150元。
擴展資料:
公眾對“起征點”存在誤解。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個人所得稅免征額”。“起征點”與“免征額”有著嚴格的區(qū)別:
所謂起征點,是征稅對象達到征稅數(shù)額開始征稅的界限。征稅對象的數(shù)額未達到起征點時不征稅。一旦征稅對象的數(shù)額達到或超過起征點時,則要就其全部的數(shù)額征稅,而不是僅對其超過起征點的部分征稅。
所謂免征額是在征稅對象總額中免予征稅的數(shù)額。它是按照一定標準從征稅對象總額中預先減除的數(shù)額。免征額部分不征稅,只對超過免征額部分征稅。
二者的區(qū)別是:假設數(shù)字為2000元,你當月工資是2001元,如果是免征額,2000元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元錢繳稅,如果是起征點,則是不夠2000元的不用交稅,超出2000元的全額繳稅,即以2001元為基數(shù)繳稅。
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