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有什么后果
勞動仲裁強制執行后果: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其他。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勞動仲裁受案范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
1.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之間,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之間,因確認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2.實施公務員法的機關與聘任制公務員之間、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 (單位)與聘任工作人員之間因履行聘任合同發生的爭議。
3.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4.社會團體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5.軍隊文職人員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之間因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由仲裁委員會處理的其他爭議。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仲裁過程中發現涉及刑事案件
仲裁中發現有犯罪可以參照民事案件,按照“先民后刑”的原則處理。如果是刑事自訴案件,如果當事人沒有控訴被告,還是按照民事案件審理仲裁請求;如果原告想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并提出訴訟請求,可以將案件移送刑事庭審理;如果是公訴案件,發現案件實體內容有涉嫌刑事犯罪的情況時,仲裁庭應裁定中止審理,并將發現的情況或線索及時移送具有偵查權的偵查機關。
工傷勞動仲裁會坐牢嗎
在工傷勞動仲裁過程中,當事人應當依法行使權利,合理主張權益。若仲裁請求不符合法律規定或缺乏事實依據,仲裁委員會將不予支持。在此過程中,不會導致當事人承擔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
仲裁中發現有犯罪怎么辦
在仲裁過程中遇到涉嫌犯罪的情況,處理方式需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首先,參照民事案件處理,遵循“先民后刑”的原則。這意味著,在刑事自訴案件中,如果原告僅針對被告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而未尋求追究其刑事責任,則應按照民事案件規則進行仲裁。反之,若原告旨在追究被告刑事責任,并在訴訟請求中涉及此點,則案件應被轉交至刑事法庭審理。
對于公訴案件,當仲裁庭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實體內容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時,應裁定中止審理。隨后,將所發現的情況或線索及時移送給具備偵查權的偵查機關,以便進一步展開刑事調查。這樣做既保證了案件的公正處理,也確保了可能存在的刑事犯罪行為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追責。
綜上所述,在仲裁中發現犯罪情況時,應當根據案件性質及所涉法律原則,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實體的公正性。在處理自訴和公訴案件時,需要明確區分民事與刑事的界限,并在必要時啟動刑事司法程序,以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公正。
相關推薦:
刑事證據不清(刑事案件證據不足事實不清楚怎么辦)
仲裁有刑事責任嗎(被仲裁委員會仲裁以后會怎樣)
打架刑事對辦戶口(案底滿一年辦理戶口會被查嗎)
刑事犯有選舉權嗎(有刑事案底的可以參加選舉嗎)
測謊刑事證據效力(測謊儀能不能作為刑事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