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企業的收稅標準是根據企業的經營規模,經營種類和收入類型來確定稅收的比例,依照相關的稅收法律來進行核定征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八條 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征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緩征收或者攤派稅款。農業稅應納稅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核定。
第二十九條 除稅務機關、稅務人員以及經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委托的單位和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稅款征收活動。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條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稅務機關可以采取下列強制執行措施:
(一)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于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稅務機關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對前款所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未繳納的滯納金同時強制執行。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強制執行措施的范圍之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1、一般納稅人
一般性質公司即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不能超過50人,而有限責任公司一般為一般納稅人,所以在核算增值稅方面也不同。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實行抵扣制度,用的是進項稅抵扣的原則,稅率是17%,小規模納稅人采用簡單核算法,一般稅率為3%。
一般納稅人的稅率是17%,可以抵扣開具了增值票購進貨物的稅額;小規模的稅率是4%(商業)或6%(工業);但是不能抵扣進項稅金;小規模也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同時一般納稅人購進小規模的貨物也不能抵扣進項稅金。
2、小型企業納稅標準
(1)、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免征增值稅
(2)、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按20%
此前發布的《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規定,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擴展資料:
我國稅種大體可分為以下五類:
1、對流轉額的征稅
對流轉額的征稅簡稱流轉稅,或商品和勞務稅。它是對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流轉額征收的一類稅收。商品交易發生的流轉額稱為商品流轉額。這個流轉額既可以是指商品的實物流轉額,也可以是指商品的貨幣流轉額。
流轉稅一直是我國的主體稅種。一方面體現在它的收入在全部稅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較大;另一方面體現在它的調節面比較廣泛,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一直比較顯著。我國的當前開征的流轉稅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
2、對所得額的征稅
對所得額的征稅簡稱所得稅。稅法規定應當征稅的所得額。我國當前開征的所得稅主要有: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對資源的征稅
對資源的征稅是對開發、利用和占有國有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類稅。征收這類稅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取得資源消耗的補償基金,保護國有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二是為了調節資源級差收入,以利于企業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競爭。
我國對資源的征稅主要有:城鎮土地使用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
4、對財產的征稅
對財產的征稅是對納稅人所擁有或屬其支配的財產數量或價值額征收的稅。包括對財產的直接征收和對財產轉移的征收。開征這類稅收除為國家取得財政收入外,對提高財產的利用效果、限制財產的不必要的占有量有一定作用。
我國對財產的征稅主要有:房產稅(外資為城市房地產稅)、契稅、車船使用稅(外資為車船使用牌照稅)。
5、對行為的征稅
對行為的征稅也稱行為稅,它一般是指以某些特定行為為征稅對象征收的一類稅收。我國對行為的征稅主要有:印花稅、車輛購置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占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已停征)、屠宰稅(稅費改革中停征)、筵席稅(由各省決定是否開征,但目前各省均已停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征稅標準
按行業不同扣除比列不同。
1、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 7-20% ;
2、建筑業、房地產開發業 10-20% ;
3、飲食服務業 10-25% ;
4、娛樂業 10-25% ;
5、其他行業 10-30% 。
企業經營多業的,無論其經營項目是否單獨核算,均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其主營項目,核定其適用某一行業的應稅所得率。
《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所稱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
所稱公益性社會團體,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基金會、慈善組織等社會團體:
(一)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
(二)以發展公益事業為宗旨,且不以營利為目的
(三)全部資產及其增值為該法人所有
(四)收益和營運結余主要用于符合該法人設立目的的事業;
(五)終止后的剩余財產不歸屬任何個人或者營利組織;
(六)不經營與其設立目的無關的業務;
(七)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八)捐贈者不以任何形式參與社會團體財產的分配
(九)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民政部門等登記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提示: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
企業所得稅扣除適用范圍:
納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
1 、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不設賬簿的或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動作應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
2 、只能準確核算收入總額,或收入部額能夠查實,但其成本費用支出不能準確核算的;
3 、只能準確核算成本費用支出,或成本費用支出能夠查實,但其收入總額不能準確核算的;
4 、收入總額及成本費用支出均不能正確核算,不能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納稅資料,難以查實的;
5 、帳目設置和核算雖然符合規定,但并未按規定保存有關賬簿、憑證及有關納稅資料的;
6 、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第二十八條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九十二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所稱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并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一)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二)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第九十三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所稱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一)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二)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
(三)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
(四)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
(五)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的其他條件。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科技、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施行。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第二十八條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九十二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所稱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并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一)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二)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第九十三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所稱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一)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二)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
(三)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
(四)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
(五)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的其他條件。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科技、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施行。
擴展資料:
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1、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納稅人范圍比公司所得稅大。
2、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3、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4、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及非居民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其生產經營所得為課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所得稅。
5、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個人獨資企業及合伙企業除外。
參考資料:企業所得稅_百度百科
在中國,國家規定的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規定如圖所示:
其他國家
企業所得稅稅率在全球范圍內已不斷下降,其中大部分是西方國家對各自的本籍(即在國內注冊成立的)跨國公司把自己產生大部分應稅所得的業務遷往境外的應對之策。有些國家或地區的公司無需支付企業所得稅,而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公司要把企業利潤的三分之一上交給政府。
巴哈馬:巴哈馬沒有企業所得稅,跨國公司最終支付的實際稅率介于5%至15%之間不等。
百慕大:百慕大沒有公司所得稅。但跨國公司的實際稅率平均為12%左右。
開曼群島:跨國公司最終為它們在開曼群島注冊的業務部門所產生的利潤支付約13%的稅率。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本土公司繳納的稅率平均為19%,而跨國公司繳納的稅率平均為17%左右。
印度:印度的法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4%,跨國公司實際支付的稅率中位數僅為17%;本土公司為22%
瑞典:瑞典的企業所得稅為28%,比美國低。本土公司的實際稅率僅10%,跨國公司為18%。
瑞士:瑞士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1%,本土公司的實際稅率中位數為17%,而跨國公司為19%。
加拿大:加拿大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6%,稅收減免后,跨國公司稅率中位數僅21%,本土公司14%。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0%,稅收減免后,本土公司及跨國公司實際稅率中位為22%。
法國:法國企業的基準稅率為35%。稅收減免后,本土公司實際稅率中位數為25%,跨國公司為23%。
美國:美國跨國公司企業所得稅是35%。稅收減免后,本土公司稅率中位數為23%,跨國公司28%。
德國:德國本土公司及跨國公司的法定所得稅稅率為37%,但繳付的實際稅率中位數分別為16%和24%。
英國:英國跨國公司及本土公司的法定企業所得稅稅率是30%。但經稅收減免之后,本土公司的總稅收負擔是20%左右,而跨國公司則為24%左右。
日本:日本法定企業所得稅為40%,本土公司實際稅率為37%,而大型跨國公司實際稅率為38%,均為全球最高。
資料來源:企業所得稅_百度百科中國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此外為了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特定的產業和項目。規定了優惠稅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一章第四條規定:“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A、國債利息收入;
B、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C、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D、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參考資料:企業所得稅-百度百科
我國現在有兩種所得稅率,一是一般企業25%的所得稅率,即利潤總額中的25%要作為稅收上交國家財政;另外非居民企業適用稅率20%;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稅率20%;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稅率15%。當企業的經營條件相當時,所得稅率較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就要好一些。
擴展資料
業所得稅率是企業應納所得稅額與計稅基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或者比率,也是衡量一個國家企業所得稅負高低的重要指標,是企業所得稅法的核心。企業的所得稅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稅率愈高,凈利潤就愈少。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分為兩類,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其中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抵扣項目-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的虧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x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企業所得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