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國家賠償
不少公眾會員和網(wǎng)友咨詢關于國家賠償?shù)囊恍﹩栴}。究竟什么是國家賠償?哪些人可以提起國家賠償之訴,法律、法規(guī)關于國家賠償是如何規(guī)定的呢?
國家賠償,又稱國家侵權損害賠償,是由國家對于行使公權利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活動?!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shù)臋嗬!边@是關于國家賠償?shù)幕痉梢?guī)定。
國家賠償分為兩類,一類是行政賠償,另外一類是刑事賠償。(有的文章提出非訴排場的概念,鑒于沒有這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故不采)。
一、行政賠償
1、行政賠償?shù)姆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條規(guī)定:“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shù)臋嗬?
?。ㄒ唬┻`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ǘ┓欠ň薪蛘咭云渌椒ǚ欠▌儕Z公民人身自由的;
?。ㄈ┮詺虻缺┝π袨榛蛘咚羰顾艘詺虻缺┝π袨樵斐晒裆眢w傷害或者死亡的;
?。ㄋ模┻`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四條規(guī)定:“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chǎn)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shù)臋嗬?
?。ㄒ唬┻`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ǘ┻`法對財產(chǎn)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ㄈ┻`反國家規(guī)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
?。ㄋ模┰斐韶敭a(chǎn)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上述兩條是關于行政賠償?shù)姆N類和范圍。同時《國家賠償法》也對不屬于行政賠償?shù)姆秶隽嗣鞔_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五條規(guī)定“ 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ㄒ唬┬姓C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fā)生的;
?。ㄈ┓梢?guī)定的其他情形。”
2、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那么,哪些人能請求行政賠償呢?對此,《國家賠償法》也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六條規(guī)定:“ 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要求賠償。
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扶養(yǎng)關系的親屬有權要求賠償。
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要求賠償。”這是關于賠償請求人的規(guī)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 第七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行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被授權的組織為賠償義務機關。
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委托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的,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沒有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撤銷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八條 經(jīng)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
這是關于賠償義務機關的規(guī)定。值得注意的是,在經(jīng)過復議,相對人不服而提起的國家賠償訴訟中,如果復議機關加重了損害的,復議機關和原做出決定的機關分別對加重損害的部分和原決定造成的損害部分分別賠償。
二、刑事賠償
1、刑事賠償?shù)母拍詈头秶?
刑事賠償是指司法機關違法法律、法規(guī),錯拘、錯捕、錯判造成當事人權益的侵害而引起的國家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關于刑事賠償范圍規(guī)定如下:“第十五條 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jiān)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shù)臋嗬?
(一)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
?。ǘ]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
?。ㄈ┮勒諏徟斜O(jiān)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jīng)執(zhí)行的;
?。ㄋ模┬逃嵄乒┗蛘咭詺虻缺┝π袨榛蛘咚羰顾艘詺虻缺┝π袨樵斐晒裆眢w傷害或者死亡的;
?。ㄎ澹┻`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第十六條 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jiān)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chǎn)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shù)臋嗬?
?。ㄒ唬┻`法對財產(chǎn)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
?。ǘ┮勒諏徟斜O(jiān)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chǎn)已經(jīng)執(zhí)行的?!?
同時,第十七條規(guī)定:“ 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ㄒ唬┮蚬褡约汗室庾魈搨喂┦?,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jù)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
(二)依照刑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guī)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ㄈ┮勒招淌略V訟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ㄋ模┬惺箛覀刹椤z察、審判、監(jiān)獄管理職權的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ㄎ澹┮蚬褡詡⒆詺埞室庑袨橹率箵p害發(fā)生的;
(六)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2、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如下:“第十八條 賠償請求人的確定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
第十九條 行使國家偵查、檢察、審判、監(jiān)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作出拘留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再審改判無罪的,作出原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二審改判無罪的,作出一審判決的人民法院和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關于國家賠償案件的認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5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民法院國家賠償確認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試行)
(2004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15次會議通過)法釋[2004]10號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民法院國家賠償確認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試行)》已于2004年5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15次會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04年8月10日
為正確審理人民法院在審判和執(zhí)行中違法侵權的確認案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及有關法律制定本規(guī)定。
第一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提起國家賠償請求的,除本規(guī)定第五條規(guī)定的情形外,應當依法先行申請確認。
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申請確認的是確認申請人。
申請確認由作出司法行為的人民法院受理,但申請確認基層人民法院司法行為違法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受理。
第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應予立案:
(一)確認申請人應當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的國家賠償請求人資格;
(二)有具體的確認請求和損害事實、理由;
(三)確認申請人申請確認應當在司法行為發(fā)生或者知道、應當知道司法行為發(fā)生之日起兩年內(nèi)提出;
(四)屬于受理確認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確認申請,不予受理:
(一)依法應當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出申訴或者申請再審的;
(二)申請事項屬于司法機關已經(jīng)立案正在查處的;
(三)人民法院工作人員的行為與行使職權無關的;
(四)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情形的;
(五)依法不屬于確認范圍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裁定、決定,屬于依法確認,當事人可以根據(jù)該判決、裁定、決定提出國家賠償申請;
(一)逮捕決定已經(jīng)依法撤銷的,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的情形除外;
(二)判決宣告無罪并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
(三)實施了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四)、(五)項規(guī)定的行為責任人員已被依法追究的;
(四)實施了國家賠償法第十六條第(一)項規(guī)定行為,并已依法作出撤銷決定的。
(五)依法撤銷違法司法拘留、罰款、財產(chǎn)保全、執(zhí)行裁定、決定的;
(六)對違法行為予以糾正的其他情形。
第六條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確認申請之日起七日內(nèi)決定是否立案。
審查立案時,發(fā)現(xiàn)缺少相關證據(jù)的,可以通知確認申請人七日內(nèi)予以補充。
第七條確認申請人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第八條人民法院審理確認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
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確認案件,應當審查以下內(nèi)容:
(一)被申請確認的損害事實是否存在;
(二)人民法院原作出司法行為的理由及依據(jù);
(三)人民法院原行使職權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原行使的職權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四)其他需要審查的內(nèi)容。
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確認案件可以進行書面審理,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進行聽證。是否聽證由合議庭決定。
第十一條被申請確認的案件在原審判、執(zhí)行過程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確認違法:
(一)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釋放后,未依法撤銷逮捕決定的;
(二)查封、扣押、凍結、追繳與刑事案件無關的合法財產(chǎn),并造成損害的;
(三)違反法律規(guī)定對沒有實施妨害訴訟行為的人、被執(zhí)行人、協(xié)助執(zhí)行人等,采取或者重復采取拘傳、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且未依法撤銷的。
(四)司法拘留超過法律規(guī)定或者決定書確定的期限的;
(五)超過法定金額實施司法罰款的;
(六)違反法律規(guī)定采取或者解除保全措施,給確認申請人造成損害的;
(七)超標的查封、扣押、凍結、變賣或者執(zhí)行確認申請人可分割的財產(chǎn),給申請人造成損害的;
(八)違反法律規(guī)定,重復查封、扣押、凍結確認申請人財產(chǎn),給申請人造成損害的;
(九)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故意不履行監(jiān)管職責,發(fā)生滅失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給確認申請人造成損害的;
(十)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被執(zhí)行人的財產(chǎn),故意拖延執(zhí)行或者不執(zhí)行,導致被執(zhí)行的財產(chǎn)流失,給確認申請人造成損害的;
(十一)對應當恢復執(zhí)行的案件不予恢復執(zhí)行,導致被執(zhí)行的財產(chǎn)流失,給確認申請人造成損害的;
(十二)沒有法律依據(jù)將案件執(zhí)行款物執(zhí)行給其他當事人或者案外人,給確認申請人造成損害的;
(十三)違法查封、扣押、執(zhí)行案外人財產(chǎn),給案外人造成損害的;
(十四)對依法應當拍賣的財產(chǎn)未拍賣,強行將財產(chǎn)變賣或者以物抵債,給確認申請人造成損害的;
(十五)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確認或者不予確認違法行使職權的,應當制作裁定書。確認違法的,應同時撤銷原違法裁決。
人民法院對本院司法行為是否違法作出的裁定書由院長署名;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司法行為是否違法作出的裁定書由合議庭署名。
第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確認案件,應當自送達受理通知書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作出裁定。需要延長期限的,報請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期三個月。
第十四條確認申請人對人民法院受理確認申請后,超過審理期限未作出裁決的,可以在期滿后三十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訴。
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確認申訴書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指令下級人民法院限期作出裁定或者自行審理。自行審理需要延長期限的,報請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期三個月。
第十五條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確認案件舉行聽證的,下級人民法院應當參加聽證。
確認申請人無正當理由不參加聽證的,視為撤回確認申請。
第十六條原作出司法行為的人民法院有義務對其行為的合法性作出說明。
第十七條確認申請人對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確認違法的裁定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確認申訴書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作出確認或者不予確認的裁定。需要延長期限的,報請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期三個月。
第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確認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直接作出確認,也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或者其他同級人民法院重新確認。
第十九條本規(guī)定發(fā)布前的司法解釋,與本規(guī)定相抵觸的,以本規(guī)定為準。
第二十條本規(guī)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家賠償是國家為了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糾正司法、行政過程中錯誤執(zhí)法、司法給當事人造成的損害而作的救濟性規(guī)定。同時,也為了避免司法賠償擴大化,給國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賠償?shù)姆秶?、賠償請求人的范圍。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chǎn)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版財產(chǎn)權造成損權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
根據(jù)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國家賠償一般包括行政賠償、刑事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015年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涉及的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賠償標準,具體數(shù)額為每日219.72元。
國家賠償:
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chǎn)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
對于國家賠償責任是什么
國家賠償責任抄,是指國襲家機關或國家公職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中侵犯了民事主體合法權利造成損害時,依法由國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
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zhí)行錯誤,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依法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
國家賠償法的概念是什么
國家賠償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chǎn)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根據(jù)《國家賠償法》第二條,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guī)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shù)臋嗬?本法規(guī)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相關推薦:
意外傷完賠償標準(意外人身損害賠償?shù)臉藴适鞘裁?
刑事特情偵查緝毒(要識別特情介入的毒品犯罪案件)
離職證明賠償損失(離職證明可以申請補償)
打架股骨骨折賠償(被人打成輕傷股骨頸骨折怎么賠償)
網(wǎng)絡糾紛賠償規(guī)定(網(wǎng)絡侵權責任糾紛一般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