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立案要出具證明嗎
法律主觀:
派出所對于報案人的報案事項不立案的,一般是應該出具不予立案通知書的。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法律客觀: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七十八條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決定不予立案后又發現新的事實或者證據,或者發現原認定事實錯誤,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及時立案處理。
法院立案需要什么材料
法院立案所需材料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原告的身份證明或法人資格證明等證件;2. 起訴狀、證據清單以及相關證據材料;3. 案件受理費的繳費證明;4. 如需代理,授權委托書及代理人身份證明;5. 其他與案件相關的必要證明文件。
申請立案的流程大致如下:1. 填寫立案申請表,準備相應材料;2. 將申請表和材料提交至法院;3. 繳納案件受理費;4. 法院審查提交的材料,并決定是否受理案件;5. 法院安排開庭審理。
民事起訴狀應包含以下內容:1. 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系方式,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組織,則需提供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2. 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組織,則需提供名稱、住所等信息;3. 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與理由;4. 提供的證據及其來源;5. 證人的姓名和住所。
行政起訴狀的書寫可參照民事起訴狀。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材料清單和申請流程可能會因地區和案件類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建議咨詢當地法院或律師以獲取詳細信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章起訴和受理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什么叫立案
什么叫立案法律分析:
立案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衍生問題:
立案的具體流程
立案的流程有:
1.當事人或有關人士報案。
2.公安機關受理報案。
3.公安機關審查。
4.凡符合立案條件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的批準,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相關推薦:
私闖學校怎么處理(私自進入學校違法嗎)
空調漏水會賠償嗎(酒店空調漏水會讓客人賠錢嗎)
丟失快遞賠償合同(快遞丟失如何補償)
快遞丟失賠償辦法(快遞丟失了快遞公司怎樣賠償)
物流衣物起火賠償(快遞中途毀壞誰負責申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