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對國人來說,買不買房就如同永遠糾結的哈姆雷特式命題。
“房就在這里,買還是不買“
有人說買房是種負擔,背上幾十年的房貸成了房奴,你的自由將會離你而去。
有人說不買房才會失去自由,沒看到這幾年房價越來越高,這些都是要真金白銀付出去的,這要工作多少年才能賺回來。
而我說買房是人生中必須要做的事情,安其家,才能樂其業,才能有所安定。
No.1
小趙是家里的獨生女,在這座城市已經打拼多年
曾經有過自己買房的想法,但家人觀念傳統,認為女孩子家家的沒必要自己買房,負擔太重。
家人的多次勸阻后,小趙也就熄了自己買房的念頭,繼續在這城市中打拼,繼續獨自租房。
后來看著單位附近的房價漲了又漲,好幾次又有買房的沖動,但想想家人的勸阻,最后也只能作罷。
但心里依舊有著一團火,想著以后結婚了,一定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好久沒和小趙聯系了,最近一次看到她的消息是在她的朋友圈中,好像她又搬家了。
很多家庭傳統的觀念里,女孩是不需要買房的,買房是男方的事情,結了婚什么都會有,也包括房子。
但時代在改變,女生買房不單單是為了家庭的需要,更是個人的需要,獨自在一個城市打拼,沒有固定的居所,而一次次的搬家,有如無根漂派,隨波浮動。
有套房,有固定的地方,不再愁下一次租在哪里。
No.2
李少,國企高級工程師,一畢業就留在上大學的這座城市工作,到現在已經11年了。很早之前他就有了買房的想法。
但那時候工作沒兩年手上的積蓄不夠首付,想著再存兩年應該就夠了。
再后來房價漲了,好不容易多年攢下的積蓄又不夠首付了。
也想過找親戚朋友借錢,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看著當初的同事有了房子,最近幾年又換了大房子;
看著單位附近的房子房價漲了又漲,翻了又翻。
也想過咬咬牙借錢上車再說,但看看一路高歌的房價和自己的工資。
最后想想還是放棄了。
“沒有房貸的壓力,生活會過的很輕松“他經常這樣對自己說。
前段時間又見到李少,這次他說是下定決心要買房了。
想著自己老大不小了奔著結婚的目的交了一個女朋友,但女方要求要有房,所以也到了不得不買的時候了。
最后也如了他的愿,搖到了郊區的新房,首付不夠也向親戚朋友借到了錢。
看了很多年,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放棄了買房,最后兜兜轉轉依舊要去做。
如果知道這是遲早的事,為什么早下決定。
雖然當時的壓力不小,但這么多年后付出的代價會更多。
如果當初買了房,現在會怎樣?
No.3
曾少自由創業者,2011年就來到了這座城市打拼,當過銷售、開過淘寶、做個民宿,最后無奈決定回老家發展。
曾經他也帶過家人去售樓處看房,準備簽字時同行的親戚勸了句“買房不急,房價會跌“,結果最后放棄了。
后來發現房價漲了怕上不了車又有買房的想法。
結果發現城市限購了,需要社保滿一年才有資格買房,好不容易繳滿了一年。
限購政策又變了,這次要繳納滿兩年,好不容易熬到了兩年,當初準備的首付也只夠買郊區的小戶型。
接著是創業失敗,沒有多余的錢租房,最后只能無奈選擇回老家,好歹老家有房子不用交房租。
你不知道漲價和政策哪個先來,買房要趁早,有時候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再也無法回頭。
如果當初買了房,現在會怎樣?
結尾
《漢書·貨殖列傳》中有一句話:“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安居樂業,一直都是中國人的理想。
要實現安居,租房肯定是不行的,租來的房子畢竟不是自己的,總有一天會搬出去。
那買房,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就成為一種必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