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后還可以去法院起訴嗎
一、仲裁裁決后的訴訟可能性
仲裁裁決作出后,通常情況下,當事人不得就同一糾紛再次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如果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銷或不予執行,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相關法律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九條,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三、勞動仲裁訴訟時限
對于勞動仲裁裁決不服的當事人,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申請撤銷勞動仲裁裁決的情形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勞動仲裁裁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1、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2、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5、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6、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仲裁裁決后還能到法院起訴嗎
1. 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如果當事人對仲裁裁決結果不滿,可以在收到裁決書后的15天內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 對于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服的當事人,如果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則裁決書即生效。
3. 對于非勞動爭議的經濟糾紛案件,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條,除勞動爭議案件外,其他經濟糾紛案件的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九條,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為一裁終局,除非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銷或不予執行,否則當事人不能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6. 如果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不予執行,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7. 當事人申請仲裁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有有效的仲裁協議、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以及請求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8. 仲裁申請書應包括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信息(如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仲裁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證據及其來源,證人的姓名和住所。
9. 在勞動仲裁中,如果裁決被撤銷或不予執行,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0. 在經濟糾紛案件中,如果裁決被撤銷或不予執行,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1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十八條,當事人可以提出證據證明裁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并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沒有仲裁協議、裁決事項超出仲裁協議范圍或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仲裁庭組成或程序違反法定程序、裁決依據的證據是偽造的、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有索賄受賄或枉法裁決行為。
約定仲裁條款后能否向法院起訴
一、一旦雙方達成仲裁協議,通常意味著他們同意通過仲裁解決爭議,而不是向法院起訴。
二、盡管如此,如果仲裁協議被認定為無效,該協議對雙方不具有約束力,此時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三、依據《仲裁法》第五條的規定,如果當事人已經根據仲裁協議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將不予受理。
四、《仲裁法》第十六條對仲裁協議的形式和內容進行了具體規定,包括獨立的仲裁條款和其他書面形式的仲裁協議。
五、有效的仲裁協議應當明確包含請求仲裁的意圖、仲裁事項以及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六、《仲裁法》第十七條列舉了仲裁協議無效的幾種情況,例如仲裁事項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協議,以及協議是基于脅迫而訂立的。
七、如果仲裁協議中的仲裁事項或仲裁委員會沒有明確約定,當事人可以協商補充,如果協商不成,則該仲裁協議無效。
八、《仲裁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了申請仲裁的基本條件,包括存在有效的仲裁協議、具體的仲裁請求、相關的事實和理由,以及爭議事項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仲裁后還可以起訴嗎
在仲裁程序終結后,當事人通常不得再次提起訴訟。仲裁的終局性意味著仲裁裁決作出后,原爭議被視為解決,雙方當事人不得就同一爭議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在接收案件前,如發現案件已進入仲裁程序,應告知當事人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法律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其中包括:第十七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法律有其他規定的除外;第十八條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原告是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相關推薦:
他人賠償會計處理(賠償的款項應該怎么做會計分錄)
公司吸收合并協議范文(公司吸收合并協議書怎么寫)
競爭協議賠償(競業協議賠償金如何算)
停產企業賠償標準(工廠停產停業補償標準)
車船稅能自己交嗎(允許自己交車船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