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買到假貨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如果代購點被消費者投訴買到假貨,怎么辦?第一步,要保留有效的證據。
如果發現所購買的是假貨,第一步就是收集證據,用相機拍下商品各個角度的照片,還有與商家溝通的聊天記錄,以備投訴時使用。
第二步,與商家協商。
收集完證據之后就可以與商家進行溝通,在溝通時,注意別掉進商家的聊天陷阱里,要清楚說明給自己所發的貨是假貨,以及詢問商家為什么是假貨,為什么與之前的描述不符。
第三步,確認為假貨,可要求退一賠三。
如果確認所購商品為假貨,以商家存欺詐之嫌,要求商家退一賠三。
第四步,如果消費者要求的退貨或者賠款要求和商家未達成一致,可向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投訴。
投訴時需要提交各種證據,電商平臺的服務人員會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進行裁定。
第五步,向行政部門或消協組織投訴。
如果平臺服務人員所作出的決定沒有達到消費者自己想要的結果,建議向行政部門或消協組織進行投訴。
第六步,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買到假貨向法院起訴處理的話,按以下步驟進行:
當事人可通過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維權,請求法院判令對方承擔相應的給付責任。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后,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后,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準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立案手續后,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并于結案后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以上就是網上買到假貨后的相關處理,發現收到的是假貨后,即可按以上處理。
駱駝男鞋假鞋風波
個體戶李某未經許可銷售假冒“駱駝”鞋,此行為被廣東駱駝服飾有限公司和駱駝品牌持有人萬金剛告上法庭。法院判決李某構成商標侵權,并需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2.3萬元。
此次事件涉及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提醒廣大消費者應購買正規渠道的正品商品,避免權益受損。
假冒偽劣商品不僅侵害了原品牌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影響了消費者對市場的信心。此事件也提醒商家必須遵守法律,合法經營,否則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廣東駱駝服飾有限公司和萬金剛作為品牌方,在面對假冒商品時,通過法律手段保護了自身權益,也對市場上的假冒偽劣行為起到了警示作用。這不僅維護了自身品牌聲譽,也為消費者營造了更加安全、健康的購物環境。
此次判決也體現了法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對于打擊侵權行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應提高辨別能力,購買正規渠道的商品,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總的來說,此事件不僅對李某個人構成了法律后果,也對整個市場環境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它提醒了商家要合法經營,同時提醒消費者要提高辨別能力,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
擴展資料
廣東駱駝服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負責“駱駝”品牌發展、駱駝產品生產研發、線下實體店銷售等綜合業務。公司核心產品以高檔真皮男鞋為主,兼營時尚休閑女鞋、男女皮包、皮帶、戶外運動服裝,僅鞋類每季新款數量達上千款。廣東駱駝服飾有限公司于2006年通過國家I.Is 0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Camel駱駝擁有3600多家線下實體店、專柜,全面覆蓋一二級城市核心中高端群體。隨著2010年camel駱駝品牌成立電子商務事業部,全力進軍電子商務渠道,駱駝男鞋也成為淘寶等分銷平臺上男鞋類銷量排名第一的品牌。
買到劣質服裝如何維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人在購買衣服,有的是質量好的,有的是質量差的,但是,劣質衣服通常在消費者第一眼并不能看出來,都是等買回家,穿過才發現是劣質貨,那么,買到劣質服裝如何維權
呢
1.千萬不要自認倒霉
遇到這種情況您不要著急,可攜帶劣質商品及有關票據,到國家技術監督部門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反映,請他們調查處理,幫助你追回損失的貨款。如果是懷疑自己購買了假冒商品,那就要先請上述兩個部門的有關專家或真品生產廠家幫助鑒別,確定是假冒商品后再作處理。如果當地已成立了消費者協會,消費者也可直接向消費者協會反映,請他們幫助鑒定、調查,使制售假冒商品的行為及時得到制止。總之,消費者如果發覺自己購買了假冒偽劣商品,一定不要自認倒霉,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這樣就可以使假冒商品沒有立足之地,既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也維護了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
2.一定要保留好相關證據
我們如果買到假冒偽劣商品之后,一定要記住,保留好相關證據非常重要,這關系到我們的合法權益能不能得到維護。
一般來說,我們要保留的證據原件包括購物發票、小票、商品實物等,如有必要,最好考慮寫一份書面的經過材料。
即比如購買的是服裝的話,我們要提供所購服裝的發票或購物憑證,在發票或購物憑證上,應寫明服裝名稱、數量、金額、服裝經營企業名稱、個體工商戶或字號名稱或印章、購買服裝時間;提供服裝的外包裝,必要時應提供服裝樣品、或其它認定假冒偽劣服裝的相關證據等等。
3、應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和在接受服務時,當自已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服務單項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時,可以通過如下途徑解決: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消費者協會調解;3、向有關部門申述;4、向工商部門“12315”申訴;5、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6、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也可直接拔打工商部門的“12315”電話或直接到工商所和工商局申訴、舉報,工商部門接到消費者申訴、舉報后,都會“急消費者所急、想消費者所想、幫消費者幫”去務實解決難題,采取“投訴一到、馬上立案、立即出動、現場調解”的工作原則。但消費者申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有明確的被訴方;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依據,必須有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并在一定的期限內;屬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如果不是管轄范圍,工商部門會告知消費者到其他部門投訴。
以上就是裕祥安全網
小編給您介紹的買到劣質服裝如何維權的知識,大家都學會了嗎,小編建議大家購買服裝時最好看下服裝吊牌,不合格產品不要購買。
接下來小編要介紹的內容是服裝服飾常見問題與維權方法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常來裕祥安全網關注更多購物維權小知識
。
被打假了應該怎么處理
1. 若您遭遇了虛假指控,首先應主動與提出指控的經營者進行溝通,尋求和解的可能。
2. 若協商未達成一致,可尋求消費者協會的幫助,進行調解以解決問題。
3. 如果調解無效,您有權向相關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尋求官方的幫助和介入。
4. 作為最后的手段,您還可以將爭議提交至仲裁機構進行仲裁。
對于被誤認為打假人的情況,如果您的銷售活動中確實存在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您需要接受相關行政部門的處罰。如果您認為這些處罰有失公允,可以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申訴,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涉及的產品是非食品類,例如服裝或電子產品,對于質量問題或虛假廣告,消費者有權要求三倍賠償,最低賠償金額為五百元。
法律依據: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相關推薦:
假冒偽劣服裝賠償(假冒偽劣產品怎么處罰)
股份制賠償款法人(股份制公司法人和股東承擔的責任)
企業質量事故賠償(食品安全事故賠償標準)
法人代表變更時間(公司法人變更有時間限制嗎)
清算賠償時效(法院強制清算的案件時效為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