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有繼承權嗎
法律分析:有,一般情況下,未成年人也是具有繼承權的,我們國家未成年人是受到額外保護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條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未成年子女可以繼承房產嗎
法律分析:可以。被繼承人通過遺囑明確要求房產由未成年子女繼承,只要遺囑符合法定要求,未成年子女可以繼承房產。在沒有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時適用法定繼承,未成年子女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在不存在喪失繼承權情況下享有房產繼承權。1、被繼承人的未成年子女,屬于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在沒有遺囑或者遺贈扶養協議的情況下,可按法定繼承人的數額平均分配遺產。2、如子女未成年,無勞動能力和收入來源的,在分配遺產時,應當給予更多的分配。被繼承人的未成年子女,屬于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在沒有遺囑或者遺贈扶養協議的情況下,可按法定繼承人的數額平均分配遺產,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依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如果采取法定繼承的方式繼承遺囑的,子女是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有權繼承房產。合法的繼續有人權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而繼承財產的方式有很多,效力最低的方式是法定繼承,如果有遺囑的,遺囑繼承優于法定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未成年人如何行使繼承權和受遺贈權
未成年人如何行使繼承權和受遺贈權未成年人享有繼承權。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未成年子女行使繼承權、受遺贈權,但不得損害未成年人的利益。
明顯損害未成年人利益的,應認定為其代理行為無效。
八周歲以下的完全無行為能力人,應當由他們的父母或監護人代為行使;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由他們的父母、監護人代為行使,也可以在征得父母、監護人同意后自己去行使。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民法典》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未成年子女可以繼承房產嗎
依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如果采取法定繼承的方式繼承遺囑的,子女是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有權繼承房產。無論是未成年人還是胎兒都有繼承的權利,可以在繼承開始后,獲得應得的份額。其法定代理人不能代理其未成年子女放棄繼承權、受遺贈權。一般未成年人的權利和成年人基本一樣,只是行為責任能力受限,辦理時須提交其監護關系證明和監護人身份證明,并在《房產證》上備注其法定監護人姓名。由于未成年人為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因此在處分該房地產時必須符合有關法律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相關推薦:
離婚后要求賠償嗎(女方起訴離婚能得到什么補償)
離婚男方提出賠償(男方提出離婚 女方有何補償權利)
離婚后欠的債(離婚后債務需要怎么去處理)
婚姻詐騙罪的賠償(欺騙婚姻怎么賠償)
隱瞞婚姻是否賠償(隱瞞婚姻情況可以要求對方賠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