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來自天津大學的建議
首先考生要準確把握志愿填報的要領和規律, 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減少了考前報志愿的盲目性。考生可以根據考試成績選報志愿,極大地提高了報考志愿的有效性。然而,從近幾年實行考后報志愿的情況看,有的學校志愿過于集中,出現志愿“撞車”、考生“扎堆”,幾乎每年都有高分落榜的現象。準確把握志愿填報要領,既不“高攀”,又不“低就”,掌握選報志愿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一、正確認識自我 志愿,是考生升學的意愿,體現的應是考生升學的主觀愿望。眼下,報考材料要求考生親自填寫,并簽名確認,目的就是要充分尊重考生意愿,防止出現家長志愿和教師意志現象。 考生在選擇志愿中,要正確認識自我。一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志向,選擇適合的學校、專業,這樣可以在將來的事業中做出成績,有利于個人理想的實現;
客觀地分析自己在整個考生群體中的位置,包括班級、校內以及市內考生的大體名次,了解本校、本市近幾年升入各類大學的人數,從而把握住志愿選擇的大方向,不致于出現重點院校與一般院校、本科院校與專科院校的層次顛倒問題。 社會對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師資、科研等指標的評價,形成了各高校的排列次序。“天南海北”及沿海高校的生源爆熱,西部高校的考生冷落,形成了高校分布的地域特征。貼近社會需求高校的熱俏和基礎學科報考人數的減少,形成了高校設置的時代特征。這些因素,使得學校與學校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考生應根據自身的情況,與之對照,不難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二、充分估計別人 填報志愿,是考生依據自身的實力,在整個考生群體中參與競爭,因此要充分重視別人對志愿選擇的動向。一是要慎重對待熱門學校和熱點專業。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需求量的加大和科技進步對高科技人員經濟回報的增加,出現了新的熱門高校和熱點專業,人們一味追逐這類學校和專業,造成了這些學校的生源爆漲,導致錄取分數線提高、落榜生增加。科學預見報考形勢,合理回避該類學校和專業,將有助于考生志愿的選擇。一般來說,本地學校招生量大,考生報考自然較多;外地學校計劃少,報考者也較少。了解了別人報考志愿的動態,也就有利于避開熱點,使自己的選擇能夠出奇制勝,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三、詳細研讀資料 填報志愿時,要注意收集、整理招生資料和信息。對前三年本地區考生志愿的分布、高校提檔分數線等資料,進行認真分析,找出年度間學校志愿上下波動的規律,結合社會需求實際,預見當年生源的大體走向。從中選出幾所適合自己的學校,進行細致斟酌,然后決定取舍。 實踐證明,科學分析招生資料,才能使志愿選擇更具針對性。對學校往年提檔線上下波動現象的把握,可以減少填報志愿的失誤,然而這些現象也并非一成不變。有的學校上下波動明顯,有的則持續“高溫”,有的卻持續多年志愿“不濟”。年度間的志愿波動是在大多數院校間存在的,因此具有可參考性,把握得好,可以較好地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四、做好綜合平衡 從近幾年的情況看,第一志愿錄取率有較大提高。一方面是考后填報志愿,使有效志愿分布更趨合理。另一方面就是報考志愿的綜合平衡,使志愿分布的面更寬,從而第一志愿錄取率有較大提高。 平衡志愿,一是指要做好自身的平衡,即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高考成績去選擇學校,不可盲目追逐名牌、熱點,做好自身心理的平衡。二是在一定范圍內搞好學生間志愿的平衡,采取志愿預報和信息反饋的方式,幫助考生指出新的報考熱點和學校空缺,給分數上競爭力較差的學生以準確指導,做好集中志愿的疏導工作,避開熱點,減少損失。
五、兼顧一般志愿 近幾年,隨著招生報考政策的放寬和社會就業形勢的變化,考生志愿中盲目攀高、不服從分配的學生日趨增多。上大學,重要的是有了學習的機會,專業的選擇也應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提高。眼前的學習,只能看作是為未來的就業打基礎的有效途徑,不是職業培訓,因此要轉變升學是為了就業的觀念。體現在報考志愿中,應該是先考慮上學,再考慮學校和專業。在學校和專業的選擇中,更應重視專業,而后選擇學校。在志愿順序選擇上,應慎重選擇第一志愿,更要認真對待二、三志愿,服從分配志愿也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合理填報,確保升學“底線”。另外,志愿間形成合理的梯度,也是兼顧一般的一項措施,不要一味追求一類學校或專業,造成志愿平行,增加調劑的難度,降低錄取率。 考后填報志愿,可依據的參照材料較多,只要認真分析招生形勢,積極探索志愿流向,把握志愿填報規律,將有助于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想看更多志愿報考的小攻略可以去125教育找答案!
高考志愿填報完,要注意再次核對個人填報信息、時刻保持手機通信通暢、時刻留意特殊類招生報考程序、保管好身份證,準考證、關注教育考試院錄取動態、檢查身份證是否到期。
1、再次核對個人填報信息
填報結束后,最好再進行檢查,可以在安全退出系統10分鐘后再次登錄網頁,如果所填信息無誤則表明志愿填報工作完成。
考生和家長在填報結束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好網報密碼,防止丟失和泄露。逾期不得再登錄修改,不上網填報志愿的考生按自動放棄處理。
為避免臨近截止時間前網絡擁堵、停電、計算機損壞等意外情況,建議考生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30分鐘前完成志愿修改。
2、時刻保持手機通信通暢
志愿填報完,招生辦和院校聯系我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手機。有時候,你的專業需要調劑等特殊情況的時候,院校會撥電話咨詢,如果你的手機關機了,欠費了,或者外出信號不好等情況下一直聯系不上,這時為了不耽誤時間(招生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和整個錄取流程,有可能就直接把你pass了。
3、時刻留意特殊類招生報考程序
各類特殊類型招生(比如軍隊院校、公安類院校,司法類院校等的面試、體檢等環節將陸續進行。報考考生一定要留意相關信息,及時按照文件要求完成面試、體檢等環節。
4、保管好身份證、準考證
千萬不要認為高考查分結束后,就再也用不到準考證了。有的高校開學入學的時候是要求你提供當年高考準考證的,到時候你要是找不到了就很麻煩了。
5、關注教育考試院錄取動態
及時關注所在省市教育考試院的錄取動態,每年都有填報志愿失誤,沒有被錄取的情況,這時候要進行征集志愿。如果你一直等,沒有被錄取,又錯過了補報的時間,那就錯過該批次的大學了。
6、檢查身份證是否到期
9月份你可能就要去上大學了,發現自己的身份證已經過期,那時候買車票或取車票、進站等都成了問題!所以要提前檢查身份證是否即將過期,及時重新辦理。
這里是來自天津大學的建議
這是一個職場資深人士的回答:
上大學最終的目標是為了找個好工作,而什么樣的工作適合自己,什么樣的工作有發展前景都是因人而異的。所以高考志愿其實就是早期的職業規劃,還是最重要的具有轉折意義的一次規劃。而很多考生家長甚至老師,更多的考慮的是孩子怎么去個好學校、好專業(有面子、有業績),而不是先想好今后的職業路線然后倒推應該選什么樣的專業和學校。優先級不同選擇的結果可能真的會失之毫厘而謬以千里。我在這里的所以表述更多的是從一個十幾年的職業人的立場,以最終的職業發展為目標為導向的選擇推薦。
詳細請看網頁鏈接
這里是來自天津大學的建議
志愿師新高考志愿填報有哪些需要注意
首先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分數和縣排名,在對照排名轉換為往年分數參考時,穩妥來說建議下壓而不是拋高。
其次在參考往年高校錄取分數時,可以在前輩推薦下購買合適的參考書,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還有錄取人數都看看,有可能存在分數斷檔情況。也看看歷年錄取最低分數的排名是在升高還是降低,有沒有被錄取的希望。
最后明確填報批次和時間,不慎填錯以便修改。像沖、保、墊相比不用多說了。
其實還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像學校的詳細信息什么的,真的可以請教下老師和學長學姐
高考結束以后填志愿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頭疼的事情,畢竟填報志愿對以后學習生活找工作影響都非常大,很多事項都要注意了解清楚,才能報考到自己滿意的學校專業,也能讓自己以后生活更加順利,下面看一下高考志愿填報應該注意什么?
1、注意學校是否正規
填報志愿首先要了解一家學校是否正規,現在野雞大學也有很多人曝光,自己要好好查一下,這些學校雖然大學名稱存在,但實質不存在,所以好好了解清楚很重要。
2、注意順序問題
填報志愿是從第一志愿開始慢慢往下錄取,所以學校排序非常重要,一定要把自己比較有把握以及自己最想上的學校排在前面。
3、填報志愿的重點
很多人都可以嘗試國家專項計劃,提前批或者地方專項計劃,涉及到很多優惠政策,對于報考志愿也有很大幫助。現在填靠志愿最重要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數,每一年排名改變不會太大,對照自己分數來預估能被哪些學校錄取,從這些學校選擇滿意的來填報志愿。
4、多和家人老師商量
填報志愿不要只顧著自己喜好,完全不顧家人意見,這樣會和家人產生很大矛盾,多和老師家人商量,尋求其他人觀點,作出選擇的時候要更加慎重,能夠做出更正確抉擇,家人肯定最關心自己,不要總覺得得不到家人理解,或者覺得受到家人干涉,在人生道路中家人幫助非常重要,所以要好好溝通以及商量決定報考哪所學校哪個專業。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是上面這些,填高考志愿掌握方法,多了解學校相關知識,然后根據自身情況來填報,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進入大學最重要是靠自己自覺性,不管學習哪個專業,只有學好將來找工作才更加順利。
這里是來自天津大學的建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