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違法行為。
銀行承兌匯票的貼現申請人只能是依法登記注冊并有效的企業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
私人是不具備資格的,這屬于非法經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擴展資料
私人做承兌匯票的貼現處罰案例:
男子經不住高額返點的誘惑,為朋友開具無資金保證的商業承兌匯票。后朋友以兌換商業承兌匯票套現的方式,騙取十堰某公司共計人民幣300余萬元。11月12日,犯罪嫌疑人張某因涉嫌金融票據詐騙被湖北十堰東岳警方抓獲。
現年40歲的張某是江蘇省無錫市人,與好友羅某因飯局結識為好友。2015年8月,羅某找到張某,稱打算做鋼絲貿易生意,可目前資金周轉緊張。于是請張某幫忙開1000萬的商業承兌匯票用以抵押。
張某起先很猶豫,但在羅某向其分析了鋼絲生意的市場前景,以及自己的資金情況,并承諾年后一定歸還,還能返還3.5%的“好處費”時,張某動了心。于是,張某讓會計開了2張共計1000萬元的商業承兌匯票給了羅某。幾天后,張某先收到了羅某打來的10萬元“好處費”。
就在張某坐等收錢的時候,好友羅某因利用這些承兌匯票,以兌換商業承兌匯票套現的方式,騙取了十堰某公司共計人民幣300余萬元,后詐騙行為敗露被警方抓獲。此后,牽涉其中的張某也因無實際支付能力,承兌匯票無法兌現,而被警方確定為網上追逃人員。
犯罪嫌疑人張某被網上追逃期間,民警并沒有停止對其進行追捕工作,多次趕赴張某位于無錫市的老家,對其家人進行思想工作,勸說張某投案自首,但其并未投案。
11月12日,十堰東岳警方得到線索,張某在無錫市高鐵站購票乘車時,被當地鐵路警方抓獲。辦案民警立即趕赴無錫市將張某帶回審訊。經審訊,犯罪嫌疑人張某對其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承兌匯票”作假露餡 男子涉嫌詐騙被刑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