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慈善捐贈后能撤銷嗎
法律分析:從法律角度看,承諾了慈善捐贈后是必須履行承諾捐贈的,但是法律也考慮了特殊情況,因此在經濟狀況顯著惡化時,法律也不會強人所難,所以承諾慈善捐贈后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撤銷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六十條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請求交付。依據前款規定應當交付的贈與財產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承諾慈善捐贈后能撤銷嗎
看情況。對于公益性的捐助,《民法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上都有相應的規定,《民法典》的第六百五十八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四十一條,捐贈人應當按照捐贈協議履行捐贈義務。捐贈人違反捐贈協議逾期未交付捐贈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組織或者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贈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組織和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者提起訴訟:(一)捐贈人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公開承諾捐贈的;(二)捐贈財產用于本法第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慈善活動,并且簽訂書面捐贈協議的。捐贈人公開承諾捐贈或者簽訂書面捐贈協議后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經向公開承諾捐贈或者書面簽訂捐贈協議簽訂的民政部門報告并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任意撤銷權及其限制】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四十一條 捐贈人應當按照捐贈協議履行捐贈義務。捐贈人違反捐贈協議逾期未交付捐贈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組織或者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贈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組織和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者提起訴訟:(一)捐贈人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公開承諾捐贈的;(二)捐贈財產用于本法第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慈善活動,并且簽訂書面捐贈協議的。捐贈人公開承諾捐贈或者簽訂書面捐贈協議后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經向公開承諾捐贈或者書面簽訂捐贈協議簽訂的民政部門報告并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公益捐款可以七天無理由退款嗎?
公益捐款不可以七天無理由退款。
1、公益捐款從法律上來說是并不支持承諾捐贈后反悔或退回捐款的。
2、捐贈不應退回 如果退還已執行的慈善項目款項,給慈善機構帶來的負擔有多大,這是公眾不太容易理解的。
相關推薦:
車禍賠償怎么判刑(車禍沒錢賠償怎么判刑呢)
賠償能出來嗎刑事(刑事坐牢后民事賠償怎么辦)
怎么要求賣家賠償(賣家不發貨怎么申請三倍賠償)
詐騙的刑事追訴期(詐騙罪的追訴時效為多久)
意外死亡刑事責任(意外致人死亡判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