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犯罪的認定與處理
過失犯罪的認定與處理
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對于過失犯罪的認定與處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法律規定。
一、過失犯罪的認定
1、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心理,即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持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態度。
2、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違反法律規定的危害行為。
3、危害行為導致了危害結果的發生。
二、過失犯罪的處理
1、刑事責任:過失犯罪的行為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根據其犯罪情節和危害后果,可能被判處刑罰。
2、民事賠償:過失犯罪的行為人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對受害者進行賠償。
綜上所述,對于過失犯罪的認定與處理,需要遵循法律程序和法律規定,確保公正、公平的處理結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六條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過失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嗎
法律主觀:
過失犯罪只有法律有規定的,才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相關推薦:
偷十塊錢怎么賠償(被偷十塊錢報警能立案嗎)
房屋等他項權證是什么(房屋他項權證是什么意思)
被辱罵可以賠償嗎(被辱罵可以要求經濟賠償嗎)
孕婦離職最低賠償(孕婦離職賠償標準)
打架斗毆賠償訴狀(起訴打架賠償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