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決書家屬怎么能拿到
家屬拿到刑事判決書的方法如下:
1、法院派專人將判決書直接交給被告人或其家屬簽收。
2、受送達人無理拒收時,將判決書留在其住所。
3、法院委托其他法院代為送達。
4、通過郵局掛號信寄給受送達人。
5、通過受送達人所在單位或監所轉交。
6、在法院公告欄或報紙上刊登公告,經過60日后視為送達。
刑事判決書的獲取途徑:
1、通過法院領取:家屬可以直接到作出判決的法院,憑相關證件和法律文書領取通知書,申請領取刑事判決書;
2、通過律師獲取:如果家屬委托了律師,律師可以代表當事人領取刑事判決書;
3、通過郵寄方式:家屬可以向法院提出郵寄判決書的申請,法院在核實身份后可以將判決書郵寄給家屬;
4、通過電子方式:部分法院支持電子訴訟服務平臺,家屬可以通過該平臺在線查閱或下載刑事判決書。
綜上所述,家屬可通過多種方式拿到刑事判決書,包括法院直接交付、留置住所、委托他院送達、郵局掛號信、單位或監所轉交,以及通過公告欄或報紙公告,確保判決書能夠有效送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七條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內送達判決書。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時間和地點,傳喚當事人并通知公訴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判決宣告后,應當立即送達判決書。
判決書應當送達人民檢察院、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并可以送達被告人的近親屬。判決生效后,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單位的注冊登記機關。
被起訴是先收到短信還是傳票
被起訴一般是先收到短信,前提是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采用電子方式送達。根據法律規定,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夠確認其收悉的電子方式送達訴訟文書。通過電子方式送達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受送達人提出需要紙質文書的,人民法院應當提供。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夠確認其收悉的電子方式送達訴訟文書。通過電子方式送達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受送達人提出需要紙質文書的,人民法院應當提供。
采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送達信息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起訴立案后大概多久開庭
1、刑事案件。刑事案件的,法院接到人民檢察院,移交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以后,一般簡易程序在一個月內要開庭。普通程序的,一個多月之內要開庭;
2、民事案件。民事案件的,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也要分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簡易程序一般一個月內要開庭。如果是普通程序的案件,不公告的一般兩個月之內要開庭。如果要發公告送達起訴書副本傳票的,一般是三個多月,到四個月之間要開庭;
3、行政案件。行政訴訟案件法院接到起訴以后,也是一般一個多月之內要開庭。
行政處罰決定書可以電子送達嗎
一、行政處罰決定書可以通過電子方式送達,但需當事人同意。
二、電子送達的好處在于,當事人無需親自到場即可及時了解文書內容,這為他們提供了便利。
三、在實際辦案中,當事人可能因各種原因無法親自簽收文書,電子送達方式能解決這一問題,同時確保程序的合法性,讓當事人及時知曉文書內容,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四、行政處罰記錄不會被消除。行政案件記錄通常根據案件類型和案值不同,保存年限也有所區別。
五、行政處罰記錄不會影響個人的其他權益,與刑事案件不同。這些記錄由公安機關保存,不對外公開,只有司法機關或律師在辦理刑事案件時,經過審批才能查閱。
六、違法記錄對當事人今后的生活影響較小,而犯罪記錄則可能對當事人及其子女有所影響。但無論是行政案件還是刑事案件,一旦公安機關處理完畢,相關記錄都會作為案件檔案留存,不得隨意銷毀。
希望以上內容能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九條至第十二條:規定了行政處罰的種類、設定以及地方性法規的行政處罰設定等內容。
相關推薦:
刑事電子送達(人民法院電子送達的相關規定)
醫療糾紛賠償代理(醫療事故律師費用大概是多少)
產品不合格的賠償(銷售不合格產品的罰則與賠償)
醫療過錯賠償程序(醫療事故索賠程序是什么)
醫務人員過錯賠償(醫療損害責任由哪方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