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很多家長說,孩子越來越叛逆了,甚至不去上學,親子關系差,為了玩手機經常以不上學要挾父母,面對孩子叛逆、厭學、無法溝通等問題。
一 、家長與孩子及時溝通
我們的家長應該與孩子溝通。鼓勵孩子,他們并不代表在刀山海學校,告訴你的孩子,學校是學習。玩耍的地方。 讓孩子自由表達,做到而與孩子相對的平等,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讓孩子說出自己的聲音,這種方法是有效的。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為什么也會厭學,對厭學是什么樣的體驗。如果孩子能夠做出比較合理的、完全能理解的解釋,對未來也有清晰的計劃。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幫助孩子尋找自己特長的方向,因為這體現了對興趣和愛好、特長進行反思的過程和表現。
二、是否存在心理原因
要觀察孩子現在除了厭學表現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異常表現,如有沒有平常顯得悶悶不樂、不高興、不開心或者容易緊張或者睡眠也出現紊亂,也可能出現其他的異常表現,像孤僻、自娛自笑等問題。如果有這樣的情緒和行為,表情方面還有異常表現,一定要盡快去精神科就診,由醫生進一步評估孩子厭學有沒有背后的某種疾病表現。
三、不責備、多鼓勵孩子
多鼓勵孩子。比如,孩子經常遇到自己題目做不出來,成績考得差之類的情況,就會變得沒信心。在孩子自信心受挫了以后,家長應該及時鼓勵孩子,為孩子打氣。而不是在孩子本來就受挫的自信心上又“踩一腳”,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沒有信心。不要過多責罰孩子。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成績不如意以后就會大發脾氣,過度地對孩子的責罰、打罵。而這種行為會讓孩子更加失去學習的信心。從而,產生厭學。
高中生厭學不想上學,解決方法如下:
1、父母師長要給予必要的尊重、理解、關心和關注。比如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及行為,讓孩子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不把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對新事物丶新情境保持有充滿幻想式的想象和判別,不以笑話或非分之念來嘲諷孩子的想法以及對美好的向往放手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千萬不要吃喝拉撒樣樣都管束孩子。
2、改善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方式。要在心平氣和和諧愉悅的的氛圍中與孩子平等地談心,把孩子當成與自己有平等人格的人,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待孩子,像對待朋友一樣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宣泄情緒,家長要反省甚至當著孩子的面認錯。
3、不要再和孩子談上學的事,就前途問題和孩子一起商量,我們總是要自己獨立吃穿住行的,我們總是要讓自己獨立生活的。就此問題讓孩子拿出解決的方案。當孩子拿出解決的方案之后,父母可以無條件站在孩子這邊,充分贊賞孩子的方案,并支持和肯定他的行為,讓其在自食其力的過程中自我發現和反思自己。
4、當孩子對父母說起上學這件事時,應當多聽孩子的述說,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談論他上學過程中的有趣的事情,以喚起孩子對校園生活的美好回憶,進而使其自覺自愿的提出走進學校的意愿。
5、要在行動上相信孩子,要及時發現孩子的微小進步,鼓勵孩子的一點點成功。讓孩子覺得你在期待他的成長,你在相信他的成功。
6、要多陪孩子聊天,打開孩子的心結,家長要有耐心,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以真誠、關懷、寬容、體諒的態度對孩子的處境表示理解,以自己曾經在學習上所遇到過的困難和挫折引發孩子的同理心,使孩子道出他內心的所思所想以及在學習上所遇到困難或挫折,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很多高中生由于各種原因會產生厭學心理,家長和老師都很著急,那么高中學生厭學該怎么辦呢,不想上學又該想哪些辦法開導?希望下面的建議能幫到大家。
1.高中學生厭學的幾點原因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高中生厭學的問題,就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對癥下藥、藥到病除。所以,只要真正理解高中學生為什么不想上學,厭學的毛病出在哪,才能正確引導高中生重新認識學業和生活,面對嶄新的自己和人生。
高中生厭學的原因一是和老師關系相處不融洽,二是作業太多寫不完,三是沒有學習動力,四是可能戀愛或暗戀了,五是心理出現問題。總之,無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高中生厭學,家長和老師都要以朋友的姿態去關心、理解。
2.選擇合適的方法開導高中生
既然通過朋友談心等方式能找到高中生厭學的原因,那就好辦多了,找到原因后就要對癥下藥,是什么原因就用什么解決辦法開導孩子,重點在于疏通而非堵截,這和治理洪水的道理一樣,相信大家都會明白。
比如和某科老師關系不好,就找同學、找老師聊天,看看問題出在哪,多了解一些老師的優點,改觀一下對老師的看法,如果對好幾個老師都有意見,那就是學生自身的問題了。如果作業太多,可以分輕重緩急,高三個別會做的題目可以不做。
對于缺少學習動力這個問題,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雞湯文或勵志逆襲文章,但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得靠外界(親戚/戀人)刺激自己,讓自己有個目標,那樣動力才持久。而如果是暗戀上了班上的某個同學,那就真要靠家長好好開導了。
3.開導后還堅持不上學怎么辦
如果任何能做的都做了,所有的辦法都想到了,也無法挽回了,孩子仍然堅持退學,那么只能做最壞的打算。這時,個人認為家長不應該心軟,該是讓他嘗嘗苦頭的時候了,上學的時候已經把利弊擺在眼前,分析的很透徹了,如果孩子堅持不肯聽,就該付出一點代價,出去打工賺錢,自己養活自己。
父母雖然都很心疼孩子,但只有放手讓孩子出去闖,才能讓他更早地成長成熟起來。當然,家長雖然明著不幫,卻可以暗地里觀察,看看孩子的近況,但不要讓孩子看破向你求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