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一位年輕的媽媽不久前離婚了,她也搞不清楚為什么走到了這一步。一年前,她與丈夫相識相戀到意外懷孕,孕三月后匆忙結婚,孕期兩人情感似乎變得平淡了,剛相戀時的甜蜜不見了;產后,丈夫似乎很不習慣身邊有個哭鬧的寶寶,脾氣非常暴躁,兩人每天一吵成了習慣。吵著吵著,后來就離婚了。
我們常見不少夫妻,孩子出生后矛盾不斷,或許他們感情基礎淺;或許他們曾經很相愛,可孩子的出生或因為對婚姻生活缺乏準備,感情逐漸被消磨掉。
什么時候,大部分夫妻經歷婚姻危機?
很多媽媽坦言,寶寶出生后,日子似乎突然變得難過:照顧寶寶疲憊不堪,與老人矛盾不斷,丈夫似乎成了只顧著上班的“局外人”……夫妻感情,真的會隨著寶寶的出生而降低嗎?著名社會學家馬斯特曾經有一項研究,他發現,那些生了第一個孩子的83%的夫妻,經歷了中度或重度的婚姻危機。在寶寶剛出生的那一年,夫妻間沖突不斷、矛盾頻發,其中有30%的夫妻關系急劇惡化,有些還因此離婚了。
日本Benesse研究所也有過一項相似的研究。經過研究發現,孕期有70%的準媽媽表示還深愛著自己的丈夫,可是,當孩子到了2歲時,這個比例降到了三成。這三成比例,常常是那些感情基礎夠扎實的夫妻。不過,我們仍舊可以說,對大部分人來說,寶寶的出生成了夫妻感情的炸彈。
對于“生寶寶”這件事,夫妻雙方的意愿也會影響婚姻質量
要不要孩子?孩子是意外降臨的,還是計劃中的?妻子想要寶寶,而丈夫不想要?或丈夫想要寶寶,妻子不想要?這樣的因素也會影響產后的婚姻狀況。美國曾經有一項大型的家庭關系研究,具體是關于夫妻生寶寶前的意愿,與產后夫妻婚姻狀況的關系進行對比,發現那些妻子懷孕前,兩人都非常想要孩子的夫妻,在孩子出生后,很少會因為孩子的出生而離婚,婚姻狀況也能較好地維持,甚至有部分家庭還因為孩子的出生而帶來了感情升溫。相比之下,那些妻子懷孕前,只有單方想要孩子,孩子出生后,夫妻倆常常矛盾重重,在這些家庭中,有相當大部分比例的夫妻在孩子5歲前就分居或離婚。
除此之外,事先對孩子出生后的生活有充分思想準備的夫妻,他們的婚姻表現也會比缺乏思想準備的夫妻好。例如他們提前知道,寶寶出生的頭一年,寶寶睡眠不規律、愛哭鬧,產后媽媽要頻繁哺乳或喂奶粉,換尿不濕、清洗被褥……導致產后媽媽缺乏睡眠、情緒煩躁,最終帶來夫妻矛盾沖突,影響夫妻情感。在這些充分認知的前提下,夫妻在寶寶出生后,就能擁有對對方較多的包容心,夫妻沖突較小。
父母如何做,才能獲得最大的婚姻幸福?
在這方面,幼兒說建議那些還沒生孩子的夫妻,可以借鑒達爾文的方法。據說,達爾文在年輕時曾經猶豫要不要結婚。他便拿出一張紙,在左右兩邊列出不結婚的理由與結婚的理由。有趣的是,他在不結婚的理由那里,有一項的原因是結婚后生活花費大,這樣他就不能買書了;相比之下,在結婚的理由那里,他列到了婚后的生活,有妻子和兒女,會給人生帶來更多的意義和快樂,相比之下,閱讀帶來的快樂只占據人生快樂的一小部分……在經歷了詳細的列舉和對比權衡后,達爾文最終決定結婚。他的這種婚前思想準備,幫他收獲了美滿的婚姻和家庭。他與妻子很相愛,兩人孕育了10個孩子。
說到這里,幼兒說不得不聊聊“確定性”。我們假設一對夫妻在懷孕前,總是幻想寶寶就像天使,時刻帶著微笑;大人也能像電視里的明星那樣,優雅地推著嬰兒車外出逛街,寶寶在嬰兒車里發出可愛的咿呀學語的聲音……相比之下,另一對夫妻對產后的生活了解得較多,他們懂得寶寶睡著的時刻才最可愛,知道產后媽媽會忙得顧不上化妝,或許還身材臃腫,也知道為人父母初期會有各種不適應。當他們真正進入爸爸或媽媽這些角色時,真實情況會給后面那對夫妻的情感沖擊較小。所以,“確定性”是一種極大的心理安慰劑。
除此之外,在婚姻中,夫妻雙方擁有更多的同理心,相互寬容和理解,才能保證情感的“堡壘”堅固如初。
難怪,藝術家薩拉·沃克說,成為母親,就像是在你平常居住的房子里發現了一間全然陌生的房間……對于很多夫妻來說,一點兒也不假!
關鍵字:生兒育女、婚姻與育兒、夫妻情感、育兒環境、家庭計劃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咨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我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母親在生我的時候難產去世了,父親就把母親的去世歸咎在我身上,也把悲痛變換成了絕情。母親剛被安葬好父親也不顧奶奶的反對,就把剛出生沒多久的我寄養在親戚家頭也不回的走了,還和奶奶說如果她敢偷偷把我抱回來就把我賣了。
聽親戚說從那以后父親一次也沒來看過我,只有奶奶時不時的偷偷過來看看我,每次一來都是抱著我哭很久,臨走時還拜托親戚家好好照顧我。
長大后我對親生父親也沒有什么印象但不怨恨他,只是一心想著以后等我結婚了,一定不讓我的孩子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
后來在大學我遇到了我現在的前妻,我一下子就被她活潑漂亮的模樣吸引了。但是她身邊也有眾多的追求者,于是我就有些退縮了,沒想到她竟然找到我跟我表白了。
這讓我很受寵若驚,就答應了和她交往,在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宛如相見恨晚的知己一般,無話不談。后來大學畢業我們并沒有受到分手季的影響,依然選擇攜手打拼奮斗。之后我們相繼找到了工作,便租了一間房子同居了。
不久后她懷孕了我們便火速登記結婚了,我也更加努力的工作為未出生的寶寶掙奶粉錢,而她也化身成一個賢內助,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
前妻懷胎十月生下了一個男孩,我們都很高興。看著她和孩子我也很滿足,事業也在穩步提升,家庭也幸福美滿就這樣過著日子也不錯。
可是她剛生下孩子沒多久,突然就跟我提出了離婚,沒有任何征兆也不說原因就執意要和我離婚。我當然不會同意也不允許我的孩子在一個不完美的家庭成長。
可前妻卻態度異常堅決,不管不顧的要和我離婚,我被她弄的焦頭爛額的只好同意了。之后前妻就如同消失了一般??墒侨旰笏蝗怀霈F要來給兒子過生日,我們坐在一起都相對無言,只是強顏歡笑著祝兒子生日快樂。直到收到前妻出門時給我發的消息,我淚流滿面。
前妻消息上說:“我早已身患重病,不想拖累你們,如今已是時日不多了,只想來見見孩子,你要好好對他?!蔽铱赐瓯е⒆涌迶嗔四c,跑出去追前妻了。
有了孩子離婚到底對不對
有了孩子離婚到底對不對?結婚之后并不代表男女雙方就能走到白頭,離婚的夫妻雖然不多但是也不少,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孩子遲遲不離婚。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了孩子離婚到底對不對,希望能幫到大家!
有了孩子離婚到底對不對1
1、不要拿孩子當作離婚或不離婚的理由,如果你們夫妻感情不好,天天吵架,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可能健康成長,所以要認真審視你們之間的感情,看有沒有可能繼續,如果無法繼續走下去就放手吧,這樣對你們雙方對孩子都是一種解脫。
2、婚姻生活能不能繼續下去需要雙方相互努力找到共同的切入點,如果確實過不下去離婚也不是哪一方的對錯。所以只要你想好了就不用太糾結。
3、沒有對于不對的事情,只有感情基礎是否牢靠了,婚姻自由,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有該離婚還是不該離婚的事情。
4、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分清對錯也是分對誰來說!
有了孩子離婚到底對不對2考慮清楚,協議離婚
1、對財產分割、子女撫養問題達成一致的,按正常離婚流程準備即可:
2、準備證件(原件及復印件):戶口本、身份證、結婚證。
3、準備材料:兩張2寸單人近期半身免冠證件照,雙方簽署的離婚協議書(免簽名,一式三份),內容必須明確說明雙方自愿離婚,并且雙方已經就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否則該離婚協議書無效。
4、申請辦理:夫妻雙方共同、親自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民政局申請辦理離婚手續。民政局工作人員經查證情況屬實后,收回結婚證,發放離婚證。
協商不成,訴訟離婚
1、聘請律師咨詢。
2、原告(提起離婚的一方)向法院遞交起訴書。
3、同意立案。
4、開庭審理。
5、判決離婚。
對于孩子撫養問題,法官會遵從有利于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仔細確認雙方的情況后判決。比如哪方(經濟、環境等方面)更適合小孩成長,并征求小孩本人的意見。但處于哺乳期間(2歲以內)的孩子原則上是隨母親的,一般判給女方撫養。不撫養小孩的一方在孩子18歲以前應按年收入20-30%之間的標準,每月支付撫養費。
離婚,孩子變單親固然有所遺憾。但若因此而勉強維持婚姻,讓孩子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環境內成長,又何嘗不是一種永恒的傷害。孩子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相信國家,相信法律,會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沒結婚證有孩子怎么離婚這種情況不屬于事實婚姻,屬于非法同居,不存在離婚的問題。我國法律是以時間為界,來解決沒結婚證怎么離婚的問題。不符合事實婚姻要件的或是不愿補辦的,則是同居關系,無需通過民政部門或者法院解除關系,自行解除即可。如果對同居財產分割有爭議,也可以向法院起訴。
沒結婚證有孩子離婚財產怎么分
一種情況是財產完全能夠說清楚的',也就是說有充分證據證明是一方所有的,應歸一方所有,不能按雙方共同所有;另一種情況是說不清楚的財產,也就是說雙方均無充分證據證明是個人財產的,可以一分為二地分割財產。
哺乳后的孩子應該判給誰
首先應由父母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情況判決。
1、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于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2、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3、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撫養權
夫妻離婚后的任何時間內,一方或雙方的情況或撫養能力發生較大變化,均可提出變更子女撫養權的要求。變更子女撫養權一般先由雙方協商確定,如協議不成,可通過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變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