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兒媳可以不贍養公婆。從法律角度看,我們國家法律并沒有哪一條明確規定兒媳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不贍養公婆并不違反法律。而且兒媳在我國的家庭關系中,是沒有其法律地位的。我國的法定繼承人的范圍中,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所調整的家庭關系主要有夫妻關系、父母子女關系、兄弟姐妹關系、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孫子女外孫子女的關系。由此可以看出,兒媳在我國的家庭關系中,是不具有法律地位的。贍養是在血緣和撫養關系的基礎上成立的一種回報式的義務。贍養的含義基本上符合我們通常說的孝順,在我國法律中,沒有公婆對兒媳的撫養義務,也無兒媳對公婆的贍養義務,并且在非特定條件下兒媳對公婆遺產也無繼承權,聲討兒媳不贍養公婆不孝順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兒媳婦對公公沒有獨立的贍養義務,只有協助丈夫贍養的義務。成年子女對于父母有贍養義務,其中包括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養父母等。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同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九條也規定,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老年人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贍養費應當保證被贍養人的生活水平,一般不應低于當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具體給老人多少贍養費,要看子女的多少和子婦自身的經濟水平。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按子女收入的20%-30%的標準確定。如果有多個子女的,法院會根據各個子女的經濟條件,分攤老人的贍養費。人民法院認定贍養費的標準包括:當地的經濟水平、被贍養人的實際需求、贍養人的經濟能力。
贍養費的給付不是以老人的年齡為標準,而是具體根據父母和子女雙方的實際情況判定,如果子女已經成年且有經濟收入,而父母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子女則應當開始贍養父母。支付贍養費需要注意如下方面:
1、贍養應當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時得到治療和護理;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等照料。
2、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居住或者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系或者租賃關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
3、贍養人有義務耕種或
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歸老年人所有。
作為父母,如主張孩子承擔贍養義務的,需向法院提交的證據如下:
1、證明父母與子女親屬關系的材料,如公安機關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戶口簿登記頁、出生證明等;
2、日常生活花銷情況,如租房合同、房租收據、養老院繳費發票、購物小票或發票等
3、子女不盡贍養義務的證據,如向子女主張贍養的微信、短信等等。
4、其他情況的證據,如身體有長期疾病的病例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義務。
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