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搜索社保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進入官網后點擊導航欄的“網上辦事”;
2點擊個人登錄,進行注冊,注冊完畢之后進行登錄。
4、進入查詢頁面,個人信息查詢里的,個人養老金發放信息查詢。
擴展資料
養老金(養老保險待遇)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后,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于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于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并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2015年6月29日,中國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伴隨著養老改革的扎實推進,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養老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應時出臺。8月2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由國務院近日正式頒布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這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史上的一項大事和重大突破,標志著數以萬億元計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新力量。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主要分類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準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準遠遠高于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于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養老金
具體方法:
登陸當地人力資源社會勞動保障局官方網站-點擊個人查詢-輸入身份證號碼-密碼(無密碼社保卡編號即是),進入后就是你的基本信息,逐項查詢即可,其中就有退休金發放明細一欄。
退休:
退休(retire),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
2011年1月起,我國對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政府有關方面不斷釋放出延齡退休的政策意向,民意調查顯示,過半受訪者反對延長退休年齡,多數主張按規定年齡退休。
退休年齡: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致殘,經醫院證明(工人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1、搜保障局官網,進入官網后點擊導航欄的“網上辦事”;
2、點擊個人登錄,進行注冊,注冊完畢之后進行登錄。
3、進入查詢頁面,個人信息查詢里的,個人養老金發放信息查詢。
擴展資料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
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準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準遠遠高于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于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養老金
查退休工資有以下方法(僅供參考,以實際查詢方法為準):
1、養老金用社保卡上網或去社保局查詢(著身份證,工資卡,社保卡等等)
2、銀行查詢工資的流水、電話查詢也可以(不過老年人還是建議去銀行查詢)
注:退休金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某一工作退下來。公司或雇主必須給予的一次性較大額酬勞。退休在不同的地方及職業有不同的指定年齡或年資,超過此年歲的職員,被視作想再繼續工作也不合適,所以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繼續工作,此時雇主必須給予一筆大額金錢作為勞工勞苦一生的獎勵,并以此作為不工作后的養老生活費和醫療費來源。
擴展資料
簡
退休金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某一工作退下來。公司或雇主必須給予的一次性較大額酬勞。退休在不同的地方及職業有不同的指定年齡或年資,超過此年歲的職員,被視作想再繼續工作也不合適,所以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繼續工作,此時雇主必須給予一筆大額金錢作為勞工勞苦一生的獎勵,并以此作為不工作后的養老生活費和醫療費來源。
弊端
由于世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使得有些企業為了降低人事成本,避免付出大筆退休金給退休的員工,而以工讀、人力派遣等非常規雇用取代正職員工。甚至以各種手段,如任意調動工作、減薪或是逼退等,讓屆退勞工自行離職,逃避退休金給付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尤其是部分國家的退休金計算法偏向長期在同一雇主下工作的勞工,所以當資方倒閉或是轉換資方時,退休金的年資計算引發很大的紛爭,常常勞工都是受損的一方。
有些國家采用制度改革法律防止這些行為,并推動國民年金(national pension plan)等年金式國民保險制度,由政府托管定期提撥的金錢,等勞工退休后由政府將退休金轉交勞工,以加強基本的保障。
基本信息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退休金英語為:pension。亦為:養老金。由政府、公司、金融機構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勞動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資金。作為生活來源由失去勞動收入者定期領取。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于養老金計劃,如美國的401(K)、加拿大的RRSP等,以保證老有所養。加入養老金計劃是最重要的投資手段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退休金
社保查詢退休工資的方式是: 撥打12333轉人工服務,然后報身份證號碼和姓名最好再報社保卡的個人編號,就可以查詢了。
退休工資就是企業退休養老金
企業退休養老金是對退休職工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障。企業職工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退休年紀亦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了。在職期間交納了社保養老保險金的職工,在退休之后是可按月領取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
擴展資料:
相關待遇政策
第二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下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一)被保險人的基本養老金;
(二)被保險人退休后死亡的喪葬補助費;
(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支付項目的費用。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發生支付困難時,由市財政部門予以支持。
第二十二條 被保險人符合下列條件的,自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準后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一)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并辦理相關手續的;
(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基本養老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發放。
第二十三條 1998年7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被保險人,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
第二十四條 1998年6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被保險人,除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過渡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施行。
第二十五條 2006年1月1日以后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被保險人,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發給一次性養老補償金,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第二十六條 2005年12月31日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照原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標準發給基本養老金,并執行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辦法。
第二十七條 被保險人死亡后,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喪葬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
第二十八條 被保險人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最低標準,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基本養老金最低標準,隨本市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變動情況適時調整。
被保險人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低于最低標準的,按照基本養老金最低標準發給。
第二十九條 基本養老金實行正常調整制度。具體調整方案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報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執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企業退休養老金
您可撥打“區號+12333”電話人工查詢或者網上在線查詢或者到當地社保局查詢。
一、電話查詢:
撥打“區號+12333”轉人工服務,告知對方您的身份證號碼和姓名或者社保卡的個人編號,就可查詢退休金。
二、網上在線查詢
參保人可以通過上網直接登錄當地社保中心的官方網頁查詢個人社保賬戶情況。
例如:所在城市 蘇州,可以直接搜索蘇州社會中心官網,找到社保個人信息查詢,輸入賬戶和密碼即可登錄個人社保,即可查詢到個人退休工資情況。
三、社保中心查詢:
您可以直接攜帶有效證件身份證、社保卡直接到當地社保中心大廳業務窗口進行查詢。
擴展資料:
退休金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企業制訂的退休辦法,應有利于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對社會的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均有益處。
按退休金給付的確定方式
退休辦法按退休金給付的確定方式可分為約定提存金辦法(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 plan)和約定給付辦法(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
約定提存金辦法是企業按照退休辦法的規定,每年提取一定數額的退休基金,交給信托機構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將屬于該職工的退休基金支付給已退休職工。通常每年提取定額的基金,是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如工資的5%)提取的,職工退休時所能領取的退休金取決于提存的金額及其所孳生的利息,企業并不保證退休金給付的數額。企業在每期提取的退休金數額,即為當期應確認的退休金成本。約定提存金金辦法的會計處理較為簡單,只須在提取時借記退休金成本,貸記現金,此外別無其他分錄。我國企業多數采用這種辦法。
按職工是否參與提取退休基金分
共同提取退休金辦法是企業與職工共同提取退休基金,交給獨立的信托機構保管運用,雙方提取的比例不一定相同。職工如果提前離職,可將其自身提取的本金及利息收回,而能否分享企業提取的基金則視退休辦法的規定而定。我國由國家、企業和職工三方共同提取退休基金。
非共同提取退休金辦法是退休基金全部由企業提拔,職工不參與提拔的辦法。美國大部分退休辦法均屬這種辦法。
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
退休辦法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后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后者指在職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退休金
1、社保中心查詢
參保人可以直接攜帶有效證件身份證、戶口本、社保卡直接到社保中心的大廳窗口進行查詢即可。
2、電話查詢
參保人可以通過撥打社保局查詢服務熱線:“區號+12333”,參保人可以根據語音提示可查詢到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信息。
3、網上查詢。
參保人可以通過上網直接登錄當地社保中心的官方網頁查詢個人社保賬戶情況。如果是在深圳,可以直接搜索深圳社保查詢,點擊進入深圳社會中心官網,找到社保個人信息查詢,點擊進入,輸入賬戶和密碼即可登錄個人社保,可查詢到社保的個人賬戶信息和繳費情況。
4、手機查詢
點開手機微信,找到微信紅包,在點擊微信紅包中的“城市服務”,再找到社保查詢按鈕,即可進入到社保查詢界面。
退休金
簡介
退休金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某一工作退下來。公司或雇主必須給予的一次性較大額酬勞。退休在不同的地方及職業有不同的指定年齡或年資,超過此年歲的職員,被視作想再繼續工作也不合適,所以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繼續工作,此時雇主必須給予一筆大額金錢作為勞工勞苦一生的獎勵,并以此作為不工作后的養老生活費和醫療費來源。
查退休工資如下:
1、撥打12333轉人工服務,然后報身份證號碼和姓名最好再報社保卡的個人編號,就可以查詢了。
2、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以及社保繳納明細。
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計發離退休費等問題的實施辦法》規定,公務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