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和不承擔責任的區別
法律主觀:
免責和不承擔責任的區別如下:
1、不承擔責任,是指當事人沒有過失,不需要承擔責任。
2、免責,是指當事人自身對某事負有責任,但因某些原因免予追究責任。
法律客觀:
《刑法》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不承擔刑事責任用坐牢嗎
不擔責等于無罪,而刑罰包含監禁等手段。
故不承擔刑事責任者無需坐牢。
只是,刑事責任須依法律與具體案情評估。
諸如刑事責任年齡不足、情節輕微或防衛過當等現象皆可免責。
然而,不承擔刑事責任并不意味無須負其它法律責,如民事賠償或行政責任等。
總的來說,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必須根據相關法規進行精確判斷。
法律責任免責的條件和方式是什么?
法律責任的免責條件和方式包括時效免責、不訴免責、自首立功免責等。具體來說,時效免責是指在一定期限后,不再對違法者追責。不訴免責是指只要當事人不告發,國家就不會追究違法者的責任。自首立功免責則是犯罪者在犯罪后,如有自首和立功表現,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甚至免除。補救免責是指違法者在造成損害后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協議或議定免責則是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雙方當事人協商同意免責。
犯罪免責規定包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經特赦令免除刑罰;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撤回告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在現實生活中,承擔法律責任通常是因為侵權行為或違法犯罪,但也存在免責情形,如雙方約定的免責條款、時效經過或補救免責等。
相關推薦:
刑事八級傷殘(八級傷殘 40萬私了 可行嗎)
詐騙怎樣立案(詐騙如何報警才能立案)
立案標準規定(公安機關立案的標準條件是什么)
左眼十級傷殘賠償(工傷致使一只眼睛幾乎失明如何索賠)
職工怎么賠償(職工賠償金怎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