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傷是否追究刑事責任
輕傷是否追究刑事責任,答案取決于具體情況。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如造成輕傷,則會被以故意傷害罪論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責任的輕重與傷害的嚴重程度直接相關。若致人重傷,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導致死亡或者采用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將面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輕傷的界定標準和追究刑事責任的門檻并不是絕對的。在實際司法實踐中,需綜合考慮傷害手段、傷害后果、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故意等因素。例如,如果傷害行為發生于正當防衛或者緊急避險等情況下,可能不構成故意傷害罪,因此不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是否追究刑事責任還取決于犯罪事實的證據確鑿性以及法律適用的準確性。在處理此類案件時,法律專業人士需要仔細審查所有證據,確保正確適用法律,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
綜上所述,輕傷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并非簡單問題,需結合法律規定、具體案情和司法實踐來綜合判斷。在任何情況下,確保公正、合理地處理案件,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公正與尊嚴都是至關重要的。
輕微傷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嗎
輕微傷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輕微傷是否構成刑事責任取決于具體情況。如果是因為尋釁滋事或聚眾斗毆行為造成的輕微傷,根據刑法的規定,是需要負刑事責任的。然而,如果是故意傷害行為造成的輕微傷,通常不構成犯罪,因此不追究刑事責任,因為故意傷害罪的立案標準是輕傷以上。在實際案件中,如果行為人有傷害受害人,造成其輕傷的故意,可能會以故意傷害罪的未遂對其處以刑事處罰。
輕微傷的法律后果:
1、構成犯罪的條件:根據法律規定,輕微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如果符合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即使傷害程度較輕,也可能追究刑事責任;
2、民事責任可能性:除了刑事責任外,輕微傷害行為還可能導致民事賠償責任,受害人可以要求施害者賠償醫療費、誤工費等損失;
3、行政處罰的情形: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輕微傷害行為不構成犯罪,行為人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如行政拘留或罰款;
4、和解的可能:在實踐中,輕微傷害案件中雙方當事人通過和解達成協議,有時可以作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考慮;
5、影響因素:追究輕微傷害的刑事責任還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傷害后果的嚴重性、是否屬于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等情形。
綜上所述,輕微傷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追究刑事責任,但在故意傷害罪中通常不構成犯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怎樣算是輕傷,輕傷能否構成刑事案件?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事先對于自己的傷害行為能給被害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傷害,不一定有明確的認識和追求。那么,怎樣算是輕傷,輕傷能否構成刑事案件?
網友咨詢:在與他人打架過程中摔倒至輕傷能否構成刑事案件,小打小鬧破了點皮算是輕傷嗎,輕傷以上就可以按故意傷害罪論處了嗎?
江蘇衡鼎律師事務所曾澤東律師解答:
輕傷分為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還有輕微傷三種:
1、使人肢體或者容貌損害,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礙或者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中度傷害的損傷,包括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
2、各種致傷因素所致的原發性損傷,造成組織器官結構輕微損害或者輕微功能障礙的屬于輕微傷。
法醫鑒定為輕傷的,就是故意傷害罪,屬于刑事案件。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于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曾澤東律師解析: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中國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一種。
主要特征是:
(1)犯罪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故意傷害自己身體健康的',一般不構成犯罪。但自傷行為損害了社會利益而觸犯了其他刑法條文的,則構成犯罪。
(2)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損害他人的身體健康主要指損害人體組織的完整或者破壞人體器官的正常功能。傷害行為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但不論使用何種手段,傷害他人身體的,均屬傷害行為。犯罪手段的不同,只是量刑的情節之一,不是本罪構成的要件。傷害的結果,可能是輕傷或重傷,也可能是致人死亡。
關于致人輕傷不同情形:
1、過失致人輕傷
如果行為人只是過失行為導致了他人輕傷的話,那么此時一般是不認為構成犯罪的。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過失致人重傷的才能以犯罪論處,如因過失致人輕傷的,則不能以刑事案件論處。但此時,還是需要對傷者進行一定的民事賠償。
2、故意致人輕傷
嚴格來講,這種情況下一般就會構成故意傷害罪。此時,就要按照《刑法》當中對故意傷害罪的量刑進行相應的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輕傷構成刑事犯罪嗎
輕傷是否構成刑事犯罪,需要根據情節進行確定。分別是:
1、受到輕傷二級以上的傷害,則構成故意傷害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2、如果是輕傷二級以下傷害,則是民事案件。
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主體,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客體特征,故意傷害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故意傷害罪是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其結果表現為給他人身體造成傷害。故意傷害,有時可能造成死亡,這無疑也對人的生命權利造成了損害。但是,由于行為人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健康并非指向他人的生命權利,因此,仍屬于傷害罪的范圍,同殺人罪有原則的區別;
3、客觀方面特征,故意傷害罪在客觀方面須要有傷害行為。傷害即非法損害他人的身體健康的行為;
4、主觀特征,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表現為,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他人身體受到傷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亦即,故意傷害罪既可由直接故意構成,也可由間接故意構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相關推薦:
輕傷能賠償多少錢(致人輕傷賠償多少錢)
車禍處理精神賠償(車禍骨折后精神損失費一般賠償多少)
人工死亡賠償流程(死亡工傷認定需要多長時間)
新消法傷殘賠償金(新消法賠償規定)
刑事案轉入檢察院(刑事案件到了檢察院還有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