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急求一篇簡短的公關案例
2003年度十大企業危機公關經典案例回顧
在2003年里,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經歷著諸多考驗和危機,比如SARS、洪水。而作為社會的經濟體——企業也不能例外,從年頭至歲尾,公關危機持續不斷。面對公關危機,有的企業積極應對體現出大家風范,有的則遮遮掩掩欲蓋彌彰。其實,危機既包含“危險”也蘊涵著“機遇”。企業危機管理與公關專家奧古斯丁更指出:“每一次危機的本身既包含導致失敗的根源,也孕育著成功的種子。發現、培育以便收獲這個潛在的成功機會就是危機公關的精髓?!?br /> 鑒于長期浸淫于“危機公關”課題的跟蹤研究,筆者以為有必要對2003年發生在企業界具有代表意義的危機公關案例加以匯集和總結。我們試圖通過企業與媒體、政府、社區、供應商、經銷商、投資者、消費者等因素提煉和分析,并給予評價分值,形成本“十大案例”專題。
案例一:CECT手機:“中國種的狗”事件
2003年2月,南京的個別消費者發現自己購買的中電通信CECT928手機屏幕上竟出現一句問候語“Hello Chow”,翻譯意思是“你好,中國種的狗”,消費者隨即向新聞媒體反映。此事經媒體曝光后,立刻掀起軒然大波。許多人認為這是對民族尊嚴的傷害,是對中國人的侮辱,眾多此手機的用戶欲向廠家討說法。
事件發生當日,中電通信市場總監飛赴南京,并與首先發現問題的用戶取得聯系。隨即,中電通信公司發表公開聲明:1、中電通信作為國內重要的手機供應商之一,一直以發展民族企業為己任,本著“用戶至上的原則”,絕無傷害國內用戶民族尊嚴的想法與行為;2、CECT 928是2002年8月推出的產品,以性能卓越和價格合理而贏得消費者喜愛?!癏ello Chow”是手機問候語,意為“你好,可愛的寵物狗”,是該手機人性化的開機界面;3、本著對國內購買者負責的原則,購機用戶如不喜歡該界面,CECT可提供免費軟件升級,并公布售后服務中心的地址和電話。
公關得分:40分
理由及點評:
CECT手機“HELLO CHOW”事件爆發后,中電通信市場總監即飛赴南京調節,并在第一時間與首先發現問題的用戶取得聯系,表現了中電通信對公關危機的重視程度和反應及時性。包括中電通信所發表的公開聲明,都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一則非常簡單的聲明是很難解決問題并令人信服的,由此可見中電通信對這起公關危機的處理是不到位不成功的。筆者認為,中電通信危機公關不成功之處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中電通信似乎對事件的嚴重性估計不足,危機處理過于輕描淡寫。當消費者看到所購買的手機屏幕上竟出現一句問候語“Hello Chow”,即“你好,中國種的狗”時,有過激的反應或者將問題上升到民族和個人人格的高度也不為奇,畢竟人的思維是多樣性的,不可能都按照CECT思路理解成“你好,可愛的寵物狗”。畢竟不是消費者自愿或主動下載的,而是供應商強加的。而中電通信僅僅和消費者聯系后就草草地出了文章開頭的聲明。這樣以我為中心的聲明作用能有多大?能夠安撫和平息消費者和輿論嗎?第二,外交辭令并沒有一種良好的公眾態度,以我為中心,暗含危機的原由是消費者的誤解,責任在消費者,而不是在廠家,沒有給自己和消費者都留下余地。中電通信在聲明中的第二條的意思是說我的手機很受歡迎,開機界面也沒有錯,你們不應該那樣理解!聲明的第三條“本著對國內購買者負責的原則”言下之意好象消費者是在無理取鬧。顯然這些聲明沒有一種良好的公眾態度,暗含危機的原由是消費者的誤解,責任在消費者,顯然加大了對立面。第四,中電通信在此次公關危機中沒有很好的發揮危機公關中的互動性、諒解性、真誠性的原則。中電通信并沒有與消費者、媒體進行互動交流,主動讓他們參與到此次危機的處理之中。
案例二:羅氏:“達菲”風波
2月8日,一條令人驚懼的消息在廣東以各種形式迅速蔓延——廣州出現流行疾病,幾家醫院有數位患者死亡,而且受感染者多是醫生?!八劳觥弊尣幻髡嫦嗟娜藗兇鬄榭只?,謠言四起。9日,羅氏制藥公司召開媒體見面會,聲稱廣東發生的流行疾病可能是禽流感,并告之其產品“達菲”治療該病療效明顯。羅氏公司的醫藥代表也以達菲能治療該病而敦促各大醫院和分銷商進貨。媒體見面會的直接后果是為謠言推波助瀾,廣東、福建、海南等周邊省份的食醋、板藍根及其它抗毒藥品脫銷,價格上漲幾倍及至十幾倍,投機商大發“國難財”,“達菲”在廣東省內的銷量伴隨謠言的傳播也扶搖直上。8日前廣東省內僅1000盒,9日后飆升到10萬盒。曾有顧客以5900元買下100盒“達菲 ”!
15日,《南方都市報》發表《質疑“達菲”:“禽流感”恐慌與銷量劇增有何關系?》的署名文章,指責羅氏制藥蓄意制造謠言以促進其藥品的銷售,并向廣東省公安廳舉報。羅氏公司的商業誠信和社會良知受到公眾質疑,其形象一落千丈。直接的后果是“達菲”銷量的直線下跌?!赌戏蕉际袌蟆返南l出后第二天,廣州某醫院“達菲”的銷量就下降到不到10粒(以前每天要售出100多粒)。更有消費者提出退貨和索賠要求。
公關得分:5分
點評及理由:
“非典”是對國家、社會、組織和個人的一次嚴峻考驗,對于跨國公司更不例外??鐕镜闹袊就瑯邮侵袊摹捌髽I公民”,在獲利的同時必須承擔起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當“非典”危機來臨的時候,企業扮演兩種角色,一種是借機公關型,承擔公司在中國的社會責任,扮演賦有誠信、愛心、有責任感的企業;另一種則是利益熏心,無奸不商型,最終陷入了社會的誠信危機中。羅氏扮演的是后者。 “達菲”事件對羅氏(中國)公司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試想,如果羅氏不是開媒體見面會,而是向廣大市民贈藥呢?危難之中見真情。如果羅氏宣稱的是“現在病因尚未查明的情況下,請廣大市民不用驚慌,達菲對抗病毒有很好的效果,羅氏將免費向廣大市民贈藥?!倍?0萬盒藥的成本充其量最多幾十萬元而已。
對于羅氏這樣一個跨國公司來說,誠信是企業的根本,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礎,必須謹守。危機發生后,羅氏更應該充分依靠政府的力量,制定一系列改進措施;應加強社會公益性的公關活動,比如為病人提供一些免費服務,開展一些針對性的醫藥研究、贊助活動,免費向社會提供此類疫情的治療方案,并得到專家的認可等措施都可以積極改善自身的形象等等??傊尮娤嘈帕_氏在以實際行動證明其為公眾健康服務的宗旨沒有變。
案例三:長虹:海外“受騙”風波
3月5日,《深圳商報》刊載《傳長虹在美國遭巨額詐騙,受騙金額可能高達數億》一文。文章稱,長虹在美國遭遇巨額詐騙的消息在業內傳播甚盛,似乎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報道稱長虹受騙已驚動了外經貿部。該報記者對此傳聞還進行了多方求證,感覺事態確已嚴重。盡管在當晚長虹進行一系列的危機公關,對《深圳商報》的“報道不實”進行了“澄清”,但危機還是來了,讓人措手不及。
6日股市開盤剛一個小時,四川長虹就遭受了突如其來的巨量拋售,股價上演高臺跳水,到收盤時股價下跌4.22%,成交2600多萬,甚至影響了大盤的走勢。此后數天內,國內各媒體開始對“長虹在美國遭巨額詐騙”事件的各種角度的追蹤報道,形成一邊倒的聲音。
公關得分:60分
點評及理由:
長虹在看似突如其來的公關危機中反應的速度是迅速的,在尋找到危機產生的根源后于當日晚即展開了一系列的危機公關舉措。這些措施體現了危機公關處理應該具備的及時性、全面性的原則??v觀對此次公關危機所采取的措施,長虹基本是圍繞著防止負面消息擴散——提供正確的消息——發表權威說法——改善形象——提升形象這一條主線進行,脈絡比較清晰。在危機爆發的當天,長虹就及時提供給各大媒體一份聲明,雖然有一些簡單和模糊,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負面信息的擴散。其次,在危機發生后的第一時間開展系列的政府公關、媒體公關、公眾公關,使危機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尤其是長虹依靠與政府的良好關系,展開政府公關,讓綿陽市委出面說話,使《深圳商報》在顯要位置就《傳長虹在美遭巨額詐騙》進行了澄清,起到了積極的效果。而長虹公開聲稱將保留采取法律途徑解決“被詐騙”事件,同時邀請律師通過網站和其他途徑向股民說明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向“誤報”媒體索賠損失等,則是穩定股民信心的一個手段。
同時長虹在處理公關危機方面也有不少敗筆??偨Y起來有這樣幾點值得反思:首先,危機管理不到位。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建立公關危機的預警機制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最完善的危機公關是把公關危機“扼殺在搖籃中”。但是由于長虹內部管理的混亂以及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不強,缺乏全員公關意識等因素的存在最終導致危機爆發。其次,同行關系不融洽。長虹公關危機事件直接反映了長虹與競爭對手關系的惡劣程度。長虹董事長倪潤峰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指出,這次危機是由基地設在廣州的一家香港上市的企業所放的暗箭??梢婇L虹與同行之間的關系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第三,媒體關系不和諧。作為國內知名的大企業,但是長虹在媒體的溝通上卻沒有與大企業的身份相匹配和協調起來。長虹“遭詐騙”被報道后,國內各大媒體開始了大規模跟風和炒作,除了給沉寂已久的家電市場增添幾分熱鬧之外,更多的是反襯出長虹與媒體的關系不和諧。盡管一些媒體對長虹“遭詐騙”事件聽取了長虹方面的意見,并就此做了分析,但就總體而言,大部分媒體在對長虹的報道上對長虹本身是不利。
案例四:富士:“走私”丑聞
2003年關于“富士走私”的傳聞在坊間流傳,而后更被傳媒曝光,問題的焦點又更多的集中在珠海真科身上。富士一直以沉默作答,僅有的一份“與自己無關”的聲明更顯示出其大有逃避中國媒體和輿論的監督,企圖蒙混過關之意。而在媒體公關上,富士更多的是“義正嚴詞”,試圖使媒體屈服。
“富士走私”丑聞更是遭到同行詬病??逻_全球副總裁對外宣稱:柯達對珠海真科的“灰色行為”早就有所耳聞,珠海真科以前的“不規范運作”傷害了柯達。樂凱也表達了“極為不滿”的情緒,并早就收集了有關真科的“違規資料”,并上報國家經貿委。“在我們看來,富士與中港照相本來就是一家?!薄爸懈壅障鄥⑴c走私,富士難脫干系!”富士成為了眾矢之的。
對于富士涉嫌走私事件,富士(中國)副總經理小泉雅士稱,無論是富士總部還是富士(中國),都從來沒有給珠海真科投過一分錢。實際上珠海真科只與富士總社的代理商有關。有關“走私”的傳聞與富士公司無任何瓜葛。
可調查表明,在中港照相的旗下,竟有十幾家“富士”名號的公司。富士,本該緊急采取危機公關戰略,力爭平息危機,以保住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中國市場。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在其涉嫌走私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的前提下,富士居然未采取任何危機公關策略,而是在珠海真科東窗事發后,干脆把自己推了個一干二凈。
公關得分:5分
理由及點評:
國內媒體與公眾對于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看法也在發生著變化,先是認為它們是“天使”,隨著時間的推移,傳媒與大眾逐漸認識到一些跨國公司的“另一面”,媒體對于跨國公司的報道也逐漸從“宣揚”轉為“揭幕”,承擔起向公眾披露跨國公司危機的重要職責,這同時也是國內媒體市場化的需要。而部分跨國公司又對自身的不合法和違常理行為在媒體和公眾面前遮遮掩掩,不肯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之間必然產生碰撞。在很多時候,由于跨國公司對中國媒體的不理解或者處理不當,往往促發危機爆發。而又由于公眾與企業這種信息不對稱的關系使得公眾受媒體輿論影響較大,所以危機公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考慮如何向媒體進行公關。
富士在媒體公關方面一直差強人意。關于“富士走私”的消息不斷被傳媒曝光時,富士多以沉默作答,“與自己無關”的聲明也只是推卸責任。而在對待媒體上又采取“義正嚴詞”的態度,試圖使媒體屈服。富士一紙聲明函發給北京某著名財經媒體,表示要訴諸法律來解決被曝光事宜。事與愿違的是,就在富士發出聲明的兩個星期后,北京這家報紙仍然利用較大的篇幅對富士以及“膠片”走私事件作了追蹤報道,并配有社評性的評論,大有將曝光“富士走私”事件進行到底的決心。富士作為一家國際性的公司,在媒體的溝通上卻沒有顯示與跨國公司身份相匹配的風范。各大媒體開始了大規模追蹤報道,則更是把富士與媒體不和諧關系表露無遺。與柯達相比富士缺乏了一種與媒體互動性的雙向溝通。這種雙向的溝通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利益上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層面上的東西。
富士之所以得了較低得分值,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其違反了中國的法律法規的底線。
案例五:家樂福:“進場費”風波
入夏之后,中國的各類供應商不斷揭竿而起,使馳騁中國零售業并作為第一家贏利的國際超級零售巨頭“家樂?!毕萑肓艘粓隹涨暗奈C。
6月中旬,包括洽洽、阿明、正林在內的11家知名炒貨品牌不堪收費之苦組成“炒貨聯盟”,并通過炒貨行業協會在上海與家樂福叫板。接著,造紙業“半途殺出”,使家樂福再度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此后,炒貨風波“跨”出上海,南京家樂福也遭“討伐”。隨后“猛料”再出——家樂福低價攪局惹惱春蘭空調,后者揚言要給予家樂福高達5萬元的重罰。
公關得分:10分
點評及理由:
家樂福與供貨商的“通路費”問題體現了廠商之間市場和利潤的博弈,只是這一系列事件在短時間內都聚集到家樂福身上,瞬間爆發,使家樂福危機空前。
作為世界著名超級零售巨頭的家樂福在中國政府的公關上似乎一直是個“門外漢”。據路透社2001年2月報道,中國經貿委官員表示,法國零售商家樂福在中國開設的分店都只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審批,而違反了有關合資公司在中國開設的連鎖店須經中央政府許可的規定?!督鹑跁r報》更進一步指出,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對家樂福采取整改措施。在這個事件里與其說家樂福對中國市場的相關法律的“忽視”,還不如說是其政府公關的失敗?!斑M場費”事件也是同樣的道理,當家樂福在被各大廠家“爆炒”的時候,相關的各級政府部門為什么遲遲沒有出來進行調節與處理?唯一出來的炒貨行業協會還是與其叫板的。“進場費”風波發生后,作為市場宏觀調控與監管者,政府和工商行政部門一直沒有介入。
其實,家樂??梢园輹虾J泄ど虡I聯合會或商委,甚至中華商業聯合會等國家機構,將整個事件進行陳述與溝通,取得政府機關的支持與諒解,以調節各方的“劍拔弩張”的局面。家樂福更可以從兩個方面與供貨商溝通:一方面積極與上海炒貨行業協會商談,尋找出雙方的分歧點,爭取相互理解并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家樂福與炒貨供應廠家分別溝通,傾聽各自的想法,盡可能地獲得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和探聽對方的要求底線,為以后事情的解決提供參考。與炒貨協會的溝通與協調目的在于減少繼續的磨擦,而與12家廠家分別進行談判則是軟化和瓦解炒貨聯盟的最佳手段。
案例六:麥當勞:“消毒水”事件
7月12日,廣州兩消費者到麥當勞用餐,發現所點的紅茶有極濃的消毒水味道。現場副經理解釋,原因可能是由于店員前一天對店里燒開水的大壺進行消毒清洗后,未把殘余的消毒水排清所致。兩消費者與賣當勞相關人員就賠償等問題理論和爭執長達兩個多小時之后店長和督導才到達現場。甚至在工商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調停近一個小時后最終仍以破裂收場,消費者憤然報警。
一周后,麥當勞發表簡短《聲明》,用主要文字描述事件過程并一再強調兩位消費者是媒體記者,同時聲明麥當勞一向嚴格遵守政府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的所有規定和要求,并保證麥當勞提供的每一項產品都是高質量的、安全的、有益健康的。整個聲明沒有提及自己的任何過失、該如何加強管理或向消費者表示歉意,更沒有具體的解決事情的辦法。經媒體多方報道,歷經半月麥當勞和消費者達成和解,但雙方對和解內容保密。
此前的5月麥當勞某北京分店已發生過把消毒水當飲料提供給消費者的事情。當時受害者得到的回復是“沒想到他們的態度特別不好,連最起碼的醫藥費他們都不愿意出。店長還跟我說什么,現在是特殊時期,他們的壓力特別大,希望我能體諒她”。問題得不到解決,消費者尋求媒體投訴。
公關得分:30分
理由及點評:
消費者投訴處理不當是500強在中國一直頭疼的問題。像“砸大奔”等事件的發生都是由于處理消費者投訴不當釀成危機爆發。美國提運公司副總經理瑪麗安娜.拉斯馬森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公式:處理好消費者的投訴=提高消費者滿意程度=增加消費者認牌購買的傾向=更高的利潤。如果企業處理好因為自身行為的不當所導致的消費者投訴的話,消費者不僅不會遠離企業,相反,他們會認為這是一家值得信賴的企業,并有可能刺激消費者的“二次購買”。畢竟,誰都有可能犯錯誤,關鍵是犯了錯誤的態度。
一旦消費者投訴發生,第一個24小時非常重要。投訴處理若不及時,消費者就會尋找其他途徑宣泄不滿。“消毒水”事件中,麥當勞在處理與消費者的關系上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店長和地區督導在事情發生的兩個小時后才趕到現場,說明麥當勞對消費者漠視,以及在危機處理機制上的欠缺。即使一份以我為中心的所謂的“聲明”,也只是在一周之后才拿出來。第二,麥當勞的員工與兩位消費者在兩個多小時內多次發生爭執。不管顧客對錯與否,作為強勢群體的企業一方都不應該與消費者發生爭執。當著其他顧客的面與自己的用戶爭執唯一的結果就是損壞企業和品牌形象。第三,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合理要求,有把“大事化小,小事化小”的嫌疑。應該說,從報道的情況來看,消費者要求給個說法的要求是合理的,而麥當勞的處理缺乏中國人最看中的“面子”,完全是想草率應付。如果麥當勞滿足消費者合理要求,給足消費者“面子”,在輔之以“感情”因素,“消毒水”事件自然可以得到圓滿的解決。在整個危機公關的事件中,麥當勞應該這樣處理:真誠的消費者公關——取得諒解,誠懇的公眾公關——贏得信譽,開誠布公的媒體公關——贏得口碑。
案例七:SONY彩電:“召回”風波
7月底,索尼(中國)公司發布了一則《致索尼彩電用戶的通知》函稱,由于索尼有10款特麗瓏電視機的零件有瑕疵,它們將在日本召回34萬臺“特麗瓏”電視機。這是繼索尼該月早些時候宣布在全球召回1.8萬臺Vaio筆記本電腦后又一因質量問題而大批量提供產品免費維修的事件。在中國市場,索尼公司并沒有銷售以上10個型號的彩電,但是在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間,索尼在中國生產的少量21英寸彩電有6種型號也使用了該類電容器件。如有中國用戶發現以上型號的索尼彩電出現類似情況,索尼在華顧客服務機構將會負責提供“恰當的檢查及維修服務”,“如因此為您帶來任何不便,我們表示真誠的歉意”。
公關得分:80分
點評及理由:
與“東芝筆記本電腦”事件相比,索尼中國公司在處理這次公關危機時顯得臨陣不慌,并主動出擊,把可能擴大的危機盡量弱化,并正確地引導了媒體的輿論導向,避免了索尼在中國的品牌損傷。有如下公關經驗值得借鑒:第一,積極與消費者溝通,爭取主動性。幾乎與日本同步,索尼中國公司于7月29日在許多媒體都還不知情的情況下,主動在自己網站上公布了《致索尼彩電用戶的通知》,把出現瑕疵產品事件的來龍去脈進行描述,并提出解決的辦法。索尼此舉與當年三菱“帕杰羅”事件中三菱公司試圖置消費者利益和損失于不理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整個危機公關的開始階段以積極的態度取得了主動權。不妨設想,如果索尼不積極主動地披露產品問題而是被媒體曝光的話會怎樣?第二,指定新聞發言人,保證信息統一性和暢通性。索尼很好地貫徹了這一思想,整個對外的聲音只有索尼中國公司高級公關經理,保證了與媒體信息溝通的統一性和暢通性。在回答媒體關于索尼彩電的“瑕疵”等問題時,該經理表現了公關人應具備的新聞及公關技巧,給媒體提供了一個可靠的信息源,使媒體盡可能獲得全面的信息,避免了各類無根據猜測產生,挽回了形象。第三,以真誠的態度面對消費者。索尼在致消費者的通知函中,雖含蓄卻完整地表達了對消費者的“4R”公關原則:遺憾(Regret)、改革(Reform)、賠償(Restitution)、恢復(Recovery),即一個組織要表達遺憾、保證解決措施到位、防止未來相同事件再次發生并且提供合理和適當的賠償,直到安全擺脫這次危機。索尼公司表達了對產品出現問題的遺憾和歉意,對未來的產品表達了革新,對出現問題的產品免費的維修等等,體現了一家跨國公司的管理風范和所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合同法107條解讀
法律分析: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本條規定了違約的基本形態和承擔違約責任的種類。
違約,即違反合同。現實中違約形態表現多樣,不少學者對此都有歸納,如有的將債務不履行分為拒絕給付、給付不能、不完全給付、遲延給付四種狀態,有的則強調預期違約、根本違約、部分違約。這些歸類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難免有所疏漏。本文從分類入手,闡述違約形態,以適用各種違約現象。違約行為從不同角度可做多種分類。
1.根本違約和非根本違約按照違約行為是否完全違背締約目的,可分為根本違約和非根本違約。完全違背締約目的的,為根本違約。部分違背締約目的的,為非根本違約。同樣一個違約行為,可能導致根本違約,也可能是非根本違約。例如,顧客買二米五布料,商店僅裁了二米三,短二分米的布。如果消費者買布的目的是做一套西裝,二米三布料不夠置裝用,商店構成根本違約,如果消費者買布的目的是做一幅床單,雖短二分米,但不影響使用,商店則構成非根本違約。
2.合同的不履行和不適當履行按照合同是否履行與履行狀況,違約行為可分為合同的不履行和不適當履行。合同的不履行,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合同的不履行包括拒不履行和履行不能,拒不履行指當事人能夠履行合同卻無正當理由而故意不履行,履行不能指因不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合同的履行在事實上已經不可能。合同的不適當履行,又稱不完全給付,指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條件。不適當履行又分為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一般瑕疵履行又含遲延履行。
3.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按照違約行為是否造成侵權損害,可分為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當事人履行合同有一般瑕疵的,為一般瑕疵履行。一般瑕疵履行有數量不足、質量不符、履行方法不當、履行地點不當、履行遲延等多種表現形式。當事人履行合同除有一般瑕疵外,還造成對方當事人的其他財產、人身損害的,為加害履行。加害履行的特征是違約與侵權行為競合,例如,債務人給付的機電產品存在漏電缺陷,導致債權人中電死亡,即為加害履行。加害履行也是一種瑕疵履行,故將與其對應的其它瑕疵履行稱為一般瑕疵履行。
4.債務人履行遲延和債權人受領遲延按照遲延履行的主體,可分為債務人履行遲延履行和債權人受領遲延。債務人超逾履行期履行的,為債務人履行遲延。債權人超逾履行期受領的,為債權人受領遲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合同日違約金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合同日違約金的法律規定是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說,日違約金的支付標準是由雙方自己協商確定的,在民法典當中對此并沒有給出明確的規定。
一、合同日違約金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合同日違約金的法律規定是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在一些法規(如《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農副產品購銷合同條例》等)中,明文規定的違約金比例。合同對違約金作了原則性規定,且有關條例規定了違約金比例,適用法定違約金。在此情況下,由于合同的內容、違約的性質、程度的不同,確定違約金的方法與數額也有所不同。
(1)有關條例明確規定了違約金比例的,即可按該比例直接計算出違約金的數額。如《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第35條第5項規定,逾期交貨的,應比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延期付款的規定,按逾期交貨總值計算,向需方償付逾期交貨的違約金。這里明確規定了延期交貨的違約金比例為每日萬分之三。
再如,《如加工承攬合同條例》第21條第4項規定,逾期交付定作物,應當按照合同規定,向定作方償付違約金。以酬金計算的,每逾期一天,按逾期交付部分的酬金總額的千分之一償付違約金。由此可見,延期履行合同的法定違約金的計算標準是固定的。各種滯期費、滯納金等適用如上規定。
(2)有關法規只規定了違約金一定比例范圍。這需要通過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或合同仲裁機關確定一定的比率,才能計算出違約金的數額。如《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第35條第1項規定,供方不能交貨的,應向需方償付違約金。通用產品的違約金為不能交貨部分貨款總值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一般來講,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法定違約金為一定的比例范圍。
二、違約的表現形式
1、根本違約和非根本違約
按照違約行為是否完全違背締約目的,可分為根本違約和非根本違約。完全違背締約目的的,為根本違約。部分違背締約目的的,為非根本違約。同樣一個違約行為,可能導致根本違約,也可能是非根本違約。例如,顧客買二米五布料,商店僅裁了二米三,短二分米的布。如果消費者買布的目的是做一套西裝,二米三布料不夠置裝用,商店構成根本違約,如果消費者買布的目的是做一幅床單,雖短二分米,但不影響使用,商店則構成非根本違約。
2、合同的不履行和不適當履行
按照合同是否履行與履行狀況,違約行為可分為合同的不履行和不適當履行。合同的不履行,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合同的不履行包括拒不履行和履行不能,拒不履行指當事人能夠履行合同卻無正當理由而故意不履行,履行不能指因不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合同的履行在事實上已經不可能。合同的不適當履行,又稱不完全給付,指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條件。不適當履行又分為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一般瑕疵履行又含遲延履行。
3、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
按照違約行為是否造成侵權損害,可分為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當事人履行合同有一般瑕疵的,為一般瑕疵履行。一般瑕疵履行有數量不足、質量不符、履行方法不當、履行地點不當、履行遲延等多種表現形式。當事人履行合同除有一般瑕疵外,還造成對方當事人的其他財產、人身損害的,為加害履行。加害履行的特征是違約與侵權行為競合,例如,債務人給付的機電產品存在漏電缺陷,導致債權人中電死亡,即為加害履行。加害履行也是一種瑕疵履行,故將與其對應的其它瑕疵履行稱為一般瑕疵履行。
4、債務人履行遲延和債權人受領遲延
按照遲延履行的主體,可分為債務人履行遲延履行和債權人受領遲延。債務人超逾履行期履行的,為債務人履行遲延。債權人超逾履行期受領的,為債權人受領遲延。
合同在生活當中的適用范圍是非常的廣泛的,也不可能所有合同的日違約金標準都是一樣的,因為當事人違約的性質及程度都不能一概而論。在相關的條例當中只對日違約金的比例有一定的范圍限制,類似于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日違約金一般不應該超過交貨部分貨款總值的1%到5%。
相關推薦:
墳頭賠償標準(遷墳國家賠償標準)
輕微肇事逃逸賠償(輕微剮蹭肇事逃逸應如何賠償對方)
家里被淹賠償(下大雨家里被淹了政府有補助嗎)
網絡暴力會賠償嗎(網絡暴力要付什么法律責任)
小孩玩耍骨折賠償(兩個小孩玩耍一個小孩骨折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