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
依據失能或傷殘等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訴地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日起按二十年計算。
以六十周歲為分界線,年齡每增減一歲對應的扣除標準各有不同,最高折算至七十五周歲,其賠償金額為五年。
具體而言,傷殘等級共分十檔,一級傷殘百分之百,二級為九成,以此類推至最低的十級傷殘,即百分之十。
假設受害者具備城鎮居住條件且被鑒定為八級傷殘,同時伴隨當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四萬元的情況下,殘疾賠償金預計為一十九萬兩千元(折合為四萬元乘以二十年再乘以百分之三)。
需注意的是,不同地區相應的賠償標準存在差異。
殘疾賠償金計算公式
殘疾賠償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傷殘系數
如果賠償權利人能夠證明其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的標準,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具體規定如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條,殘疾賠償金的計算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如果受害人年齡超過六十歲,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年齡超過七十五歲,則按五年計算。如果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0條,如果賠償權利人能夠證明其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的標準,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準,也應遵循上述原則進行確定。
擴展資料
殘疾賠償金是指對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損害致殘而喪失全部或者部分勞動能力的財產賠償。由于人身損害造成的殘疾受害人致使勞動能力部分喪失或者全部喪失,因而,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以后,會減少或者喪失自己的收入。這種損失,是人身損害的直接后果,是一種財產損失。對于這種財產損失,應當由賠償義務人進行賠償。
殘疾賠償金的賠償標準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開始計算,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1、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
2、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康復費等因殘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繼續治療所必需的費用,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國家規定的傷殘等級確定,最高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人身損害賠償意見》第二十一條規定,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某些特殊部位的七級殘疾需要護理依賴,護理依賴級別一般經司法鑒定是小部分生護理,護理費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3、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造成公民財產受損國家賠償哪些?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1、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返還財產
2、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造成財產損壞或者滅失的,依照本條第三項、第四項的規定賠償
3、應當返還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4、應當返還的財產滅失的,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5、財產已經拍賣或者變賣的,給付拍賣或者變賣所得的價款;變賣的價款明顯低于財產價值的,應當支付相應的賠償金
6、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
7、返還執行的罰款或者罰金、追繳或者沒收的金錢,解除凍結的存款或者匯款的,應當支付銀行同期存款利息
8、對財產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相關推薦:
立案材料樣板(法院立案所需材料)
刑事自訴狀的特征(刑事自訴狀應注意哪些問題)
立案審限時間(案件立案及審理期限是幾個月)
刑事判決漏判處理(刑事判決漏判追繳違法所得怎么辦)
刑事訴訟審查期限(審查起訴階段刑事案件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