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叫交罰款,是不是可以判了
不一定,法院讓你在判決之前先交罰金,首先是要保證罰金的執(zhí)行率,另一方面是要看你的悔罪態(tài)度,有沒有對法律的敬畏。如果你積極上交了罰金,判決結果一般會對悔罪表現(xiàn)有一定的認可,如果你拒不提前繳納,法院仍然會判你罰金,執(zhí)行與否就不重要了,但不會在判決中認可所謂的悔罪表現(xiàn)。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一條被判處罰金的罪犯,期滿不繳納的,人民法院應當強制繳納;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第二百七十二條沒收財產的判決,無論附加適用或者獨立適用,都由人民法院執(zhí)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會同公安機關執(zhí)行。
刑事案件罰金怎么交
刑事案件罰金的繳納分為以下五種情況:
1、限期一次繳納,主要適用于罰金數額不多或者數額雖然較多,但繳納并不困難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罪犯在指定的期限內將罰金一次繳納完畢;
2、限期分期繳納,主要適用于罰金數額較多,罪犯無力一次繳納的情況。限期分期繳納使罰金繳納時間有一定伸縮余地,在金額支付上可化整為零,有利于罰金刑的執(zhí)行;
3、強制繳納。判決繳納罰金,指定的期限屆滿,罪犯有繳納能力而拒不繳納,人民法院強制期繳納,強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凍結等;
4、隨時追繳。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fā)現(xiàn)被執(zhí)行人有可以執(zhí)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
5、減少或者免除繳納。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繳納確實有困難的,可以酌情減少罰金數額或者免除罰金。
刑事案件的罰金規(guī)定:
1、無限額罰金制。指刑法分則僅規(guī)定選處、單處或者并處罰金,不規(guī)定罰金的具體數額限度,而是由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總則確定的原則根據犯罪情節(jié),自由裁量罰金的具體數額;
2、限額罰金制。指刑法分則規(guī)定了罰金數額的下限和上限,人民法院只需要在規(guī)定的數額幅度內裁量罰金;
3、比例罰金制。即以犯罪金額的百分比決定罰金的數額;
4、倍數罰金制。即以犯罪金額的倍數決定罰金的數額。
綜上所述,不管是罰金還是罰款,行政單位或國家司法機關不可能是口頭通知當事人的,比如說罰金的繳納問題,收到判決書以后應該仔細的了解一下判決書當中的內容,判決書上面寫的到哪交罰金,直接到哪交就行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一條
被判處罰金的罪犯,期滿不繳納的,人民法院應當強制繳納;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繳納確實有困難的,可以裁定減少或者免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十三條
【罰金的繳納、減免】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fā)現(xiàn)被執(zhí)行人有可以執(zhí)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刑事拘留罰款怎么繳費的
依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一條之明確規(guī)定,若罪犯被判處剝奪自由并處以罰金刑,在其獲釋后未能及時繳納罰金時,則由人民法院實行強制性繳納,以確保法律執(zhí)行得以落實。
然而,若罪犯因遭遇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及其他特殊困境而導致在經濟上存在困難無力支付罰金,那么經過人民法院嚴格審理與裁決,可適當延長繳納期限、降低應繳數額甚至減免罰金,確保公正司法。因此,關于刑事案件所涉及的罰金問題,必須依照上述法律法規(guī),由人民法院依法行使權力進行強制性繳納,或者根據罪犯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變通處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相關推薦:
如何預防刑事犯罪(如何預防犯罪)
人身傷害找誰賠償(人身受到傷害怎么辦)
智力殘疾刑事能力(二級智力殘疾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怎樣處理客訴賠償(遇到客訴處理話術)
輕微傷賠償價(輕傷與輕微傷的賠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