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拒不配合隔離怎么處理
可依法對其采取強制隔離措施。
【法律分析】
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相關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若發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病人,應當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相關單位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另據相關規定,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十七 將刑法第三百三十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以及依法確定采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單位供應的飲用水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的;“(二)拒絕按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出的衛生要求,對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場所和物品進行消毒處理的;“(三)準許或者縱容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從事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的;“(四)出售、運輸疫區中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或者可能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物品,未進行消毒處理的;“(五)拒絕執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
相關推薦:
醫院辭職賠償(從醫院辭職要賠償違約金嗎合法嗎)
醫療事故申請賠償(拔牙醫療事故能否獲得賠償)
懷孕被裁賠償標準(公司開除孕婦賠償標準怎么算)
醫療致殘賠償標準(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殘疾如何賠償)
刑事電子送達(人民法院電子送達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