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奶水videos喷奶水,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成人av,成人影,久久久蜜臀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观看一区,麻豆xxxhd

債務重組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債務重組的前提條件)

首頁 > 債權債務2023-08-21 03:48:57

《中級財務會計》聽課筆記(10)

第九章 長期負債

第一節(jié) 長期負債概述

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限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yè)周期以上的債務。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需的能夠長期占用的資金,主要有兩項來源:一是投資者投入的資本;二是舉借長期債務。對于一個股份公司來講,舉借長期債務與增發(fā)股票籌資相比,有以下優(yōu)點:(1)舉債不會影響公司的股權結構,可以避免股權分散;(2)舉債的成本通常較低,而且債務利息還可以在稅前列支,能起到“稅收擋板”的作用;(3)如果公司經(jīng)營業(yè)績較好,舉債還可以使公司的股東獲得財務杠桿收益。

但是舉債也有一些缺點:(1)長期債務的利息支出是企業(yè)的一項固定支出,這會加大公司的負擔,尤其在公司經(jīng)營業(yè)績不佳時,顯得更為突出;(2)長期債務合同中一般都會有許多限制企業(yè)的保護性條款,如重大經(jīng)營決策及財務事項的變更須經(jīng)債權人允許等,這些保護性條款會影響企業(yè)財務運作的靈活性。

第二節(jié) 應付公司債券的核算

債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對外發(fā)行,約定在一定期間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它是公司籌集長期使用資金而發(fā)行一種書面憑證,其實質是一種長期應付票據(jù)。

一、 債券的發(fā)行價格

債券的發(fā)行價格是債券發(fā)行時使用的價格,亦即投資者購買債券時所支付的價格。公司債券發(fā)行的價格通常有三種:平價、溢價、折價。當票面利率高于市場利率時,以溢價發(fā)行債券;當票面利率低于市場利率時,以折價發(fā)行債券;當票面利率于市場利率一致時,則以平價發(fā)行債券。

債券發(fā)行價格=票面金額÷(1+市場利率)n

+Σ[(票面金額×票面利率)÷(1+市場利率)t]

式中:n——債券期限;

t——付息期數(shù)。

例如,某公司擬發(fā)行10年期債券,債券面值為1000元,票面利率為為10%,每年付息一次,假如目前市場利率為8%,其發(fā)行價格應當是多少?

由于債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市場利率,可以判斷,其發(fā)行價格應當高于債券面值。其發(fā)行價格的計算如下:

債券發(fā)行價格=100×(P/A,8%,10)+1000×(P/S,8%,10)

=100×6.7101+1000×0.4632

=1134.21元

二、 應付債券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企業(yè)發(fā)行的長期債券,應設置“應付債券”科目,本科目核算公司為籌集長期資金而實際發(fā)行的債券及應付的利息。該科目貸方登記應付債券的本金及利息,借方登記歸還債券的本息,期末貸方余額表示尚未歸還的債券本息。該科目設置“債券面值”、“債券溢價”、“債券折價”、“應計利息”四個明細科目,在此基礎上按債券種類進行明細分類核算。另外 ,企業(yè)還須設置備查簿,登記債券的票面金額、票面利率、發(fā)行總額、發(fā)行日期、還款期限與方式、編號等項目。

三、 應付債券核算的主要賬務處理

公司發(fā)行債券時,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現(xiàn)金”等科目,按債券票面價值,貸記“應付債券——債券面值”科目;溢價或折價發(fā)行的債券,還應按發(fā)行價格與票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貸記或借記“應付債券——債券溢價”或“應付債券——債券折價”科目。支付的債券代理發(fā)行手續(xù)費及印刷費等發(fā)行費用,借記“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公司債券應按期計提利息。溢價或折價發(fā)行債券,其實際收到的金額與債券票面金額的差額,應在債券存續(xù)期間分期攤銷。攤銷方法可以采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線法。  分期計提利息及攤銷溢價、折價時,應區(qū)別情況處理:①面值發(fā)行債券應計提的利息,借記“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②溢價發(fā)行債券,按應攤銷的溢價金額,借記“應付債券——債券溢價”科目,按應計利息與溢價攤銷的差額,借記“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等科目,按應計利息,貸記“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③折價發(fā)行債券,按應攤銷的折價金額和應計利息之和,借記“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等科目,按應攤銷的折價金額,貸記“應付債券——債券折價”科目,按應計利息,貸記“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

債券到期,支付債券本息時,借記“應付債券——債券面值”和“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例1]某企業(yè)1991年1月1日溢價發(fā)行5年期債券一批(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面值為500萬元,票面利率為年率10%.企業(yè)按510萬元的價格出售(不考慮債務發(fā)行費用)。根據(jù)上述經(jīng)濟業(yè)務,企業(yè)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溢價發(fā)行,收到價款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5100000

貸:應付債券——債券面值     5000000

應付債券——債券溢價         100000

每年計提債券利息并攤銷溢價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每年應計債券利息=500萬元×10%=50萬元

每年應攤銷溢價金額=10萬元÷5=2萬元

每年的利息費用為50萬元-2萬元=48萬元

借:財務費用          480000

應付債券——債券溢價       20000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500000

償還本息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付債券——債券面值        5000000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2500000(500000×5)

貸:銀行存款          7500000

從這道例題中,可以看到,該企業(yè)雖然票面利率為10%,其應計利息未50萬元,但是實際上,企業(yè)的實際利息費用并不是250萬元,而是240萬元(48 ×5),企業(yè)溢價發(fā)行所得的10萬元,實際上是企業(yè)以后多付利息而事先行到的補償。同樣道理,債券折價則是企業(yè)以后少付利息而預先給投資者的補償。

第三節(jié) 其它長期負債的核算

一、 長期借款的核算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yè)為了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需要,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或一個營業(yè)周期以上的各種借款。企業(yè)的長期借款主要是用來進行固定資產(chǎn)購建、技術改造等大額長期投資。

1、長期借款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為了總括地反映和監(jiān)督長期借款的借入、應計利息和歸還本息的情況,企業(yè)應設置“長期借款”科目。該科目的貸方登記借款本息的增加額,借方登記借款本息的減少額,貸方余額表示尚未償還的長期借款本息。該科目應按貸款單位設置明細賬,并按貸款種類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長期借款的本金、利息以及外幣折算差額,均應通過“長期借款”科目核算。這與“短期借款”科目只核算本金,不核算利息有所不同。

2、長期借款核算的主要賬務處理

借入長期借款時,借記“銀行存款”、“在建工程”、“固定資產(chǎn)”等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歸還時,借記“長期借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長期借款發(fā)生的利息支出、匯兌損失等借款費用,屬于籌建期間的,計入開辦費,借記“遞延資產(chǎn)——開辦費”或“開辦費”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屬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期間的,計入財務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屬于與購建固定資產(chǎn)有關的,在固定資產(chǎn)尚未交付使用之前發(fā)生的,計入有關固定資產(chǎn)的購建成本,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如發(fā)生匯兌收益,作相反會計分錄。

[例3] 1997年3月某企業(yè)為修建廠房向銀行借款300萬元,期限3年,利率10%,該項工程建設時間2年。借款到期時,企業(yè)以銀行存款一次還本付息。賬務處理如下:

1997年3月取得借款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3000000

貸:長期借款 3000000

1997年末,計算應付利息,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 250000

貸:長期借款 250000

(利息=3000000×10%×10/12=250000)

1998年末,計算應付利息,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 300000

貸:長期借款 300000

(利息=3000000×10%×=300000)

1999年,計算應付利息,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 50000

財務費用 250000

貸:長期借款 300000

2000年3月1日,償還長期借款本息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長期借款 3850000

財務費用 50000

貸:銀行存款 3900000

二、 長期應付款核算

企業(yè)發(fā)生的除了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長期負債,應通過長期應付款核算。長期應付款核算的內容包括補償貿易方式引進國外設備價款、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chǎn)的租賃費等。

1、 長期應付款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為了總括地反映和監(jiān)督長期應付款的發(fā)生和歸還情況,企業(yè)應設置“長期應付款”科目。該科目的貸方登記發(fā)生的長期應付款,借方登記歸還的長期應付款,貸方余額表示企業(yè)尚未支付的各種長期應付款。該科目按長期應付款的種類設置“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chǎn)應付款”等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2、 長期應付款核算的主要賬務處理

公司按照補償貿易方式引進設備時,按設備、工具、零配件等價款的外幣金額和規(guī)定折算率折算為人民幣記賬,借記“在建工程”、“原材料”等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應付款”科目。引進設備時,企業(yè)支付的國外運費和保險費,按規(guī)定的折算率折算為人民幣,借記“在建工程”、“原材料”等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應付款”等科目。企業(yè)用人民幣借款或存款支付的進口關稅、國內運雜費和安裝費,也是設備價款的一部分,借記“在建工程”、“原材料”等科目,貸記“長期借款”、“銀行存款”等科目。引進的設備經(jīng)過安裝、驗收,投入生產(chǎn)時,應按其全部價值(包括設備價款、國外運保費、進口關稅、國內運雜費和安裝費等項目),借記“固定資產(chǎn)”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歸還引進設備款時,借記“長期應付款——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chǎn),按應支付的融資租賃費,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chǎn)應付款”科目;發(fā)生的安裝調試等費用,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時,按其實際發(fā)生的支出,借記“固定資產(chǎn)”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支付融資租賃費時,借記“長期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chǎn)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引進的設備,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chǎn),不需要安裝即可交付使用的,可不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發(fā)生的費用作為固定資產(chǎn)原價,借記“固定資產(chǎn)”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chǎn)應付款”科目和其他有關科目。

長期應付款的利息支出、匯兌損失等費用,屬于籌建期間,計入開辦費,借記“開辦費”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chǎn)應付款”科目;屬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期間的,計入當期損益,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chǎn)應付款”科目;屬于與購建固定資產(chǎn)有關的,在固定資產(chǎn)尚未交付使用之前發(fā)生的,計入有關固定資產(chǎn)的購建成本,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chǎn)應付款”科目。如發(fā)生匯兌收益,做相反會計分錄。

[例1] 某企業(yè)從國外引進設備的價款折算人民幣500萬元。企業(yè)用該設備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歸還設備價款,第一批產(chǎn)品售價為40萬元,銷售成本為30萬元。賬務處理如下:

引進設備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chǎn) 5000000

貸:長期應付款——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應付款 5000000

產(chǎn)品銷售及結轉成本(不考慮交流轉稅),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 40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400000

借:產(chǎn)品銷售成本 300000

貸:產(chǎn)成品 300000

第一批產(chǎn)品的價款用來償還設備價款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長期應付款——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應付款 400000

貸:應收賬款 400000

第四節(jié) 債務重組

一、債務重組的概念

債務重組,指在債務人發(fā)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xié)議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債務重組涉及債權人與債務人,于債權人而言,即為“債權重組”, 但為便于表述,一般將“債權重組”和“債務重組”統(tǒng)稱為“債務重組”。在理解債務重組概念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債務人發(fā)生財務困難是指債務人出現(xiàn)資金周轉困難或經(jīng)營陷入困境,沒有能力按原定條件償還債務。債務人發(fā)生財務困難,是債務重組的前提條件。

2、讓步是指債權人同意發(fā)生財務困難的債務人現(xiàn)在或將來以低于重組債務賬面價值的金額償還債務。債權人作出讓步原因主要在于:第一,限度地回收債權;第二,為緩解債務人暫時的財務困難,避免由于采取立即求償?shù)拇胧率箓鶛嗌系膿p失更大。這種讓步是根據(jù)雙方自愿達成的協(xié)議或法院裁定作出的。讓步的結果是:債權人發(fā)生債務重組損失,債務人獲得債務重組收益。讓步是債務重組的重要特征。

二、債務重組的方式

債務重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以資產(chǎn)清償債務,即債務人轉讓其資產(chǎn)給債權人以清償債務。(2)債務轉為資本。債務轉為資本是站在債務人的角度看的,如從債權人的角度看,則為債權轉為股權。應當注意的是:債務人根據(jù)轉換協(xié)議將應付可轉換公司債券轉為資本,屬于正常情況下的轉換,不能作為債務重組處理。(3)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即修改不包括上述(1)和(2)兩種方式在內的債務條件,如減少債務本金、減少債務利息等。(4)以上三種方式的組合。例如,以轉讓資產(chǎn)、債務轉為資本等方式的組合清償某項債務。

三、債務重組的賬務處理

債務重組是企業(yè)的偶發(fā)經(jīng)濟業(yè)務,債務人因此而產(chǎn)生的收益屬于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收益,應在“營業(yè)外收入”科目下單獨設置“債務重組收益”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債權人因此而發(fā)生的損失屬于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損失,應在“營業(yè)外支出”科目下單獨設置“債務重組損失”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債務重組的賬務處理,債務人和債權人不同,而且不同的重組方式也有不同的賬務處理。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債務人而言,重組債務的賬面余額與其賬面余額一般是相等的,而對債權人來說,由于計提準備的影響,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賬面價值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不相等的。

不同的債務重組方式下,債務人和債權人的賬務處理不同。

[例 5]1995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于1994年12月31日開出的一張帶息票據(jù),票據(jù)面值100萬元,年利率10%,期限為一年。由于乙公司連年虧損,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支付該票據(jù)。經(jīng)雙方協(xié)商,于1995年12月31日進行債務重組,甲公司同意將債務本金降至80萬元,利率由10%將為 5%,債務到期日延長至1997年12月31日,并免除積欠利息10萬元。同時規(guī)定,如果乙公司債務重組后第一年盈利,則利率回復至10%,若無盈利,仍維持5%。

乙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1.計算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將來應付金額的差額:

應付票據(jù)的賬面價值 1100000元

其中:面值 1000000元

應計利息(1000000×10%) 100000元

減:將來應付金額 960000元

其中:面值 800000元

應計利息(800000×5%×2) 80000元

或有支出〔800000×(10%-5%)×2〕 80000元

差額140000元

差額140000元作為債務重組收益,債務重組后的賬面價值為960000元。由于債務重組后的賬面價值含將來應付面值800000元、將來正常應付利息80000元和80000元的或有支出,因此,以后各期發(fā)生的正常利息支出和或有支出應作為沖減重組后債務的賬面價值處理。

2.會計分錄為:

(1)1995年12月31日進行債務重組時

借:應付票據(jù) 1100000

貸:應付賬款——甲公司(債務重組) 960000

營業(yè)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 140000

(2)假設乙公司自債務重組后的第一年起盈利,則該公司應按10%的利率支付利息,每年需要支付800000×10%=80000元的利息,其中含或有支出40000元。1995年12月31日——1997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債務重組) 80000

貸: 銀行存款 80000

由于乙公司自債務重組后的第一年起盈利,這樣,以后的二年里,

1997年12月31日支付本息時

借: 應付賬款——甲公司(債務重組) 880000

貸: 銀行存款 880000

其中,880000元包括本金800000元和利息80000元。

(3)假設乙公司自債務重組后的第一年起仍沒有盈利,1995年12月31日——1997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債務重組)40000

貸:銀行存款 40000

1997年12月31日支付本息時

借:應付賬款——甲公司(債務重組) 920000

貸:銀行存款   840000

營業(yè)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 80000

(其中,840000=800000+800000×5%;80000=800000×(10%-5%)×2)

由于乙公司沒有發(fā)生或有支出,因此,包含在重組后債務的賬面價值內的80000元或有支出應作為債務重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乙公司的債務重組收益為22萬元。

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1.計算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不含或有收益的將來應收金額的差額,計算如下:

應收票據(jù)的賬面余額 1100000元

其中:面值 1000000元

應計利息(1000000×10%) 100000元

減:將來應收金額 880000元

其中:面值 800000元

利息(800000×5%×2) 80000元

差額 220000元

由于甲公司沒有對該項債權計提準備,差額220000元作為債務重組損失。

2.會計分錄為:

(1)1995年12月31日

借:應收賬款——乙公司(債務重組) 880000

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220000

貸:應收票據(jù) 1100000

(2)假設甲公司自債務重組后第一年起有盈利,則應按10%的利率計收利息。這樣,以后的兩年里,甲公司每年計收800000×10%=80000元的利息,其中含或有收益800000×(10%-5%)=40000元、正常利息收入800000×5%=40000元。1995年12月31日至1997 年12月31日收取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80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債務重組) 40000

財務費用 40000

1997年12月31日收取本息時:

借:銀行存款 880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債務重組)840000

財務費用 40000

(3)假設甲公司自債務重組后第一年起沒有盈利,則應按5%的利率計收利息1995年12月31日至1997年12月31日收取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40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債務重組) 40000

1997年12月31日收取本息時

借:銀行存款 840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債務重組) 840000

從這道例題中可以看到,債權人的債務重組損失與債務人的債務重組收益并不一定相等。當乙公司1996年虧損時,乙公司的債務重組收益與甲公司的債務重組損失相等,均為22萬元。但當乙公司1996年盈利時,乙公司的債務重組收益為14萬元,而甲公司的債務重組損失為22萬元。此外,當債權人對重組債權計提準備時,債權人的債務重組損失與債務人的債務重組收益也會不等。

相關推薦:

國企欠債不還怎么辦(國企欠債不還怎么辦)

合同賠償間接損失(關于直接和間接損失的法律規(guī)定)

生產(chǎn)企業(yè)停工賠償(工廠停工停產(chǎn)怎么賠償)

合同違約賠償清單(租房合同租客違約怎么賠償)

怎么取證夫妻個人債務(什么證據(jù)能證明是婚內個人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