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知識產權刑事立案標準
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刑事立案標準因具體罪行而異。
比如,以侵犯著作權為例,若違法所得達到或超過三萬元,或者非法經營額達五萬元以上,或是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作品,復制品數量累計達到五百張(份)以上,則應予以立案追究。
至于假冒注冊商標罪,若非法經營額或違法所得達到五萬元以上,或者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額或違法所得達到三萬元以上,也應立案追查。
總而言之,具體標準需依據各類知識產權及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判斷。
侵犯知識產權屬于刑事責任嗎
侵犯知識產權行徑,若滿足特定條件,恐將觸發刑事指控。
此類權益涵蓋著作權、商標權與專利權等范疇。
倘若侵權行為嚴重,且滿足刑法規則,必遭刑事追訴。
例如,未經授權,擅自在同類產品上使用他人注冊商標,情節惡劣者,將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
另一方面,若以營利為導向,未獲著作權人同意而復制或傳播其作品,違法所得金額龐大或存在其他嚴重情節,即是侵犯著作權罪。
總而言之,判定侵犯知識產權是否涉及刑事責任,需全面考慮侵權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所產生的后果等多重因素。
知識產權刑事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一般侵犯知識產權獲得違法收入三萬元以上就滿足了刑事立案標準,知識產權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侵犯商標獲得違法收入兩萬元也滿足立案標準,也即具體的立案標準需要結合侵犯的具體是什么權利才能確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六十九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七十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二)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已銷售金額與尚未銷售的貨值金額合計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第七十一條 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偽造、擅自制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二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偽造、擅自制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一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七十二條 假冒他人專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二)給專利權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假冒兩項以上他人專利,非法經營數額在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七十三條 侵犯商業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二)因侵犯商業秘密違法所得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致使商業秘密權利人破產的;
(四)其他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情形。
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并將著作權、商標或者是其他的權利,用于經營盈利的,只要非法經營收入達到一定的金額,那么就可以會滿足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此種情形,不僅需要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同時還會被審判機關判處承擔刑事責任。
相關推薦:
著作權的賠償數額(侵犯版權賠多少錢)
辨認筆錄是否屬于書證(筆錄證據和書證的區別)
知識產權刑事犯罪(侵犯知識產權算刑事案件嗎)
侵犯商標刑事附帶(商標有哪些保護方式)
商標權刑事案審理(侵犯商標權10萬元的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