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免責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無論是法律本身的規定還是司法實踐,這種免責協議都是難以免責的。朋友間的自助旅游,組織者對參加者負有一定安全保障義務,如果隊員出險,領隊要擔法律責任。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陌生人拼游一旦引發民事糾紛,個案的各種細節的確認以及隨之而來的索賠,都沒有那么簡單。由于自助游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適用的法律有《合同法》、《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幾乎所有自助游的組織者都會在發帖時附上一個免責聲明,表明跟帖者是自愿參與,責任自負,以此來免除“后顧之憂”,這就是“驢友”們常說的“生死狀”。由于組織者提供的大多是無償服務,所以參與者也不會過多計較,對這樣的條款一般都會欣然接受。而實際上,這樣的條款并不能真的一“帖”就完全免責。在自發召集的AA制出游方式中,由于組織形式決定了成員對組織者不具有接受服務和依附關系,事前的免責條款具有一定的警示效力。但成員之間約定實施的是一項危險活動,彼此間設定了互助的義務,當活動過程中成員間違背互助義務的宗旨時,免責條款就不管用了。而且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涉及人身傷害的免責條款不受法律保護。由此可見,即使簽訂了“生死狀”,組織者也要履行自己的風險提示義務,在危難時,全體“驢友”間也要履行力所能及的相互救助義務。否則,一旦出現意外,就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生死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不具有。生死協議書不具有法律效力。生死協議書處分的是個人的生命權,由于違背了公序良俗,而無效。無效的合同自始無效,不對協議書的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在民事責任范圍內,一方可放棄的權利也是有限的,生命是不可以承諾放棄的,在刑事責任范圍內,生死協議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屬于無效內容,還是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如果說是打架斗毆的,無論是雙方意愿的,但是如果將他人打成重傷甚至死亡的,屬于刑事犯罪行為,國家要追究你的刑事責任。而被打的人或他的家屬也可以告你侵權,要求你承擔民事責任。如果是合同關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造成人身傷害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還是要承擔責任的。所以,綜上,生死狀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合同的效力如何約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止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范文本訂立合同。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什么是生死狀?生死狀有法律效力嗎?
生死狀一般是古代兩個人之間的一種約定像是今天的合同,不過是關于生命的,這一種是不具有法律效應的。
生死狀是發生攸關生命的行為之前,雙方簽下的免責切結書,內容不外乎“生死兩不追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等。生死狀是白紙黑字的合約,以確保雙方出手時能義無反顧、全力以赴。
為什么說生死狀是不具有法律效應的:
《合同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p>
雙方自愿簽生死狀,但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仍應受到法律制裁。
生死狀無論啥格式,都是無效。
另外根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
生死狀有法律效力嗎
生死狀有法律效力嗎一、生死狀有法律效力嗎
1、生死狀沒有法律效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二、哪些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以下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1、只要書面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一方未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3、雙方不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4、雙方不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5、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6、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
7、意思是真的,合同成立,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三、哪些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
沒有法律效力的協議如下: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無效;
2、行為人虛假意思表示簽訂的合同無效;
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
4、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合同無效;
5、違背公序良俗的合同無效;
6、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相關推薦:
刑事質證法律規定(刑事案件如何質證)
十級傷殘賠償判決(侵權十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傷殘認定賠償標準(傷殘級別鑒定及賠償標準)
刑事追償名詞解釋(刑事追償定義)
追索經濟賠償(輕微傷可追索賠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