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類管控是可以采取一些強制性措施,比如說交通管制、限制聚集性活動等來管理的意思。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2022年1月20日起,采取的“乙類甲管”措施變為“乙類乙管”。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接受總臺記者專訪,就此次調整作相關解讀。梁萬年介紹,目前我國法定傳染病共有四十種,其中甲類傳染病2種,乙類傳染病27種,丙類傳染病11種。
甲類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此類傳染病發生后,報告疫情的時間限制,對病人、病原攜帶者的隔離、治療方式以及對疫點、疫區的處理等均強制執行。乙類傳染病包括新冠、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要求采取嚴格的管控措施。丙類傳染病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乙類甲管”與“乙類乙管”的不同之處:
1、報告時限方面,對于“乙類甲管”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應在發現后2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對“乙類乙管”傳染病,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
2、隔離措施方面,“乙類甲管”傳染病對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攜帶者進行隔離治療,對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乙類乙管”傳染病根據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3、區域管理方面,對已經發生甲類傳染病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可以采取隔離措施。對于甲、乙類傳染病發生暴發流行時,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動、停工、停業、停課、封鎖疫區等緊急措施。
乙類甲管意思是:乙類傳染病,并且采取甲級管理措施
據悉,新冠病毒從2023年1月8日起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
含義介紹
根據傳染病暴發、流行情況和發生時的危害程度,法定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現行法定傳染病病種共40種,其中甲類2種、乙類27種、丙類11種。目前,甲類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乙類甲管”的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2種。
乙類甲管:指乙類傳染病,并且采取甲級管理措施;
乙類乙管:指乙類傳染病,并且采取乙級管理措施。
兩者區別
報告時限:對于“乙類甲管”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應在發現后2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對“乙類乙管”傳染病,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
隔離措施:“乙類甲管”傳染病對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攜帶者進行隔離治療,對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乙類乙管”傳染病根據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區域管理:對已經發生甲類(包括“乙類甲管”)傳染病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可以采取隔離措施;對于甲、乙類傳染病發生暴發流行時,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動、停工、停業、停課、封鎖疫區等緊急措施。
交通衛生檢疫:發生甲類(包括“乙類甲管”)傳染病時,可以實施交通衛生檢疫;“乙類乙管”傳染病不實施該措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