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內容違法就是無效合同,依法撤銷。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1.合同條款。合同的內容,就是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具體體現為合同的各項條款。根據《合同法》規定,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合同條款可以由當事人自由約定,但一般包括以下條款:(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2)標的,即合同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3)數量;(4)質量;(5)價款或者報酬;(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7)違約責任;(8)解決爭議的方法。2合同條款的解釋。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合同文本采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并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釋。3.合同的法律適用。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對此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只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4.格式條款。格式條款是指一方當事人為了與不特定多數人訂立合同重復使用而單方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不允許對方協商變更的條款。格式條款的適用可以簡化簽約程序,加快交易速度,減少交易成本。因此并非格式條款就是不公平的。但是,由于格式條款是由一方當事人擬定,且在合同談判中不容對方協商修改,條款內容難免有不公平之處。所以《合同法》對格式條款的效力及解釋作有特別規定,以保證合同相對人的合法權益:(1)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2)格式條款具有《合同法》規定的合同無效和免責條款無效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3)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5.免責條款。免責條款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規定的排除或限制一方當事人未來責任的條款。基于合同自由原則,對雙方當事人自愿訂立的免責條款,尤其是事后訂立的免責條款,法律原則上不加干涉。但如事先約定的免責條款明顯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及社會公共利益的,則法律規定其為無效。《合同法》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一、對合同約定不明且有爭議的合同條款如何處理
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條 【合同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據前條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履行;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按照推薦性國家標準履行;沒有推薦性國家標準的,按照行業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依照規定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請求履行,但是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因債權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合同文本采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并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釋。
合同內容約定不明如何履行我國《民法典》列出了合同一般包括的條款,也允許當事人參照各類合同的示范文本訂立合同。訂立一個具體、明確、當事人都無疑義的合同是合同履行的關鍵和前提,也是人民法院審理 合同糾紛 的直接證據。
二、如何來制定合同條款
我們在訂立合同時,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進行:
(一)首先要確定交易或合作的主要內容。
(二)以時間發展為線索,確定雙方交易或合作的過程。
(三)分析本單位和對方在本次交易中的核心利益。
(四)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規范方法。
(五)制作合同條款提綱。
(六)制作正式合同文本。
三、合同條款不明確時的履行辦法
為了使 買賣合同 能夠實際全面履行,在訂立買賣合同時,各項條款都應具體、明確和清楚。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由于當事人缺乏訂立買賣合同的經驗或者粗心大意,而使合同中的某些條款訂得不明確具體,這樣就給買賣 合同的履行 帶來困難,法律允許當事人雙方及時協商,采取一些補救措施。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履行;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按照推薦性國家標準履行;沒有推薦性國家標準的,按照行業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依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請求履行,但是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因債權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根據《中護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25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按照下述原則來辦理:一、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二、合同的有關條三、合同的目的四、交易習慣五、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合同文本采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并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