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防范風險是至關重要的。除了常規的產權核查和選擇信譽良好的中介公司,購房者還需關注兩個關鍵環節:理解和區分意向金、定金和訂金,以及明確付款方式和時間。
首先,意向金和定金、訂金的區別不可忽視。定金具有擔保性質,支付方違約時,收取方有權沒收,而收取方違約則需雙倍返還。意向金和訂金通常情況下,如無明確擔保意思表示,一般視為訂金,不具有法律上的擔保效果。購房者在支付意向金時,應確保通過正規渠道并索取收據,以防欺詐。
在交易流程中,購房者通常先支付意向金,通過中介公司的協助選擇房源并簽訂居間協議。意向金在確認無誤后轉化為定金,表示買賣雙方的承諾。此時,付款方式和時間的約定至關重要。二手房交易通常涉及首付款、中期款和尾款,買賣雙方可以選擇自行交付或通過中介和交易中心的專用賬戶進行資金管理。
如果選擇通過中介管理資金,買賣雙方應確保與中介公司簽訂明確的付款協議,包括金額、支付條件、方式和時間等,同時注意驗證中介公司的資質。為了保障資金安全,最好選擇知名且值得信賴的房產中介,支付每一筆款項時都要求對方出具收據。
總的來說,細致的合同條款、清晰的資金管理以及對中介的謹慎選擇,是保障二手房交易安全的關鍵步驟。在每一步交易過程中,都應注重保護自身權益,確保資金的透明和安全。
在合同的違約責任問題上,有個著名的“三金”制度(損害賠償金、違約金、定金)。民事責任以補償性為首要目的,故合同法的損害賠償金也是以補償性為主,而以懲罰性為例外。
首先,要區別意向金、定金和訂金。定金是一種擔保金,即支付定金的一方違約,收取定金的一方可沒收該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違約,應雙倍返還定金。定金的意義在于以該定金為擔保,督促雙方按約履行合同。訂金則是一種預付款,是款項的一部分,不具有擔保的性質。在法律上并沒有“意向金”這個專有名詞,根據其意思,結合合同的實際情況,應該屬于定金或者訂金。如果無法根據合同本身的內容確定其性質的,可參考交易習慣確定其含義。通常認為,未明確有擔保意思表示的意向金,應理解為訂金。
在購房過程中,購房者為表示購買的誠意或為了擁有第一購買權,需要支付意向金即為訂金,但是這個訂金是不具有擔保成分的。只有轉為定金后,才轉化為有擔保的形式,代表買賣雙方認可對方,愿意達成一致的買賣關系,假如有一方違約必將承擔違約責任。一般來說,選擇在房產中介居間介紹成交的購房者,首先會由房產中介公司的置業顧問幫其選擇中意的房屋,然后簽訂買賣居間協議并支付意向金。收取意向金后,居間方約見房屋所有人進行房價及各項問題的確認。房屋所有人同意在買賣居間協議上簽字確認,居間方將意向金轉交給房屋所有人,這時的意向金就轉化為定金了。與此同時,購房者需要注意,交付意向金一定要向房產中介公司索要正規的蓋有公司財務章的收據作為留存,以免房產中介公司的置業顧問有不道德的行為出現,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其次,要在購房合同中對付款方式和時間進行明確約定,購房者可根據個人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付款方式。總體來說,二手房交易的款項一般分為首付款、中途款和尾款三個部分。對于付款的方式,有兩種可供買賣雙方選擇。
一是由買賣雙方自行交付款項。交易當事人自行支付交易資金的,應當在訂立合同付款協議時,明確交易款項的金額、支付條件、支付方式和交付時間等。二是由房產中介機構和房地產交易中心暫管轉交。通過房產中介機構和房地產交易中心劃轉交易結算資金的,交易資金的存儲和劃轉一定要通過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專用存款賬戶進行,不能通過其他銀行結算賬戶代收代付交易資金。
一般房產中介機構為了保障上下家的利益,經過買賣雙方同意并在付款協議上約定好交易款項的金額、支付條件、支付方式和交付時間等,也可由購房者將相對應的房款先打入公司賬戶,房產中介機構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通過給房屋所有人其中一位辦理銀行定期存折的形式轉付給房屋所有人。但這需要買賣雙方核實房產中介機構的資質和正規性,千萬不可輕信房產中介機構的個人行為。
為了保證資金的安全性,使其去向更加透明,尋找一家值得信賴的品牌房產中介公司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交割各項錢款的同時,還要注意無論是支付房產中介費用、定金或房款,支付方都應要求對方寫下收據,以保證自身的利益。
以下是《合同法律小全書》的主要目錄,涵蓋了各類合同的基本類型和內容:
1. 綜合部分:為讀者提供了合同法的概述和基礎知識,幫助理解合同法的體系和基本原則。
2. 買賣合同:詳細解讀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包括商品交易、服務買賣等。
3. 贈與合同:探討無償轉移財產的行為,涉及贈與的條件、效力及可能產生的法律問題。
4. 儲蓄、借貸合同:重點關注金融交易中的借款、存款協議,包括利息、還款條款等。
5. 租賃、融資租賃合同:介紹租賃的多種形式,以及融資租賃中的法律關系和責任劃分。
6. 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涵蓋了生產加工和工程承包的法律規范,包括合同履行與風險分配。
7. 運輸合同:涵蓋貨物、旅客運輸合同的法律條款,包括責任、違約和保險等。
8. 技術合同、知識產權合同:涉及技術轉讓、許可、研發合同的法律要素與保護措施。
9. 委托、行紀、居間合同:解析不同類型的中介服務合同,包括代理、居間和行紀業務的法律規定。
10. 房地產經營合同:聚焦于房地產開發、銷售和租賃的合同規定,包括產權轉移和交易流程。
11. 擔保、保證合同:探討如何通過擔保和保證方式降低合同風險,以及相關法律責任。
12. 保險合同:詳解保險合同的訂立、履行和理賠過程中的法律要點。
13. 合伙、聯營合同:針對共同經營和合作模式的合同法律框架,包括合伙人權利義務和利潤分配等。
14. 農業承包合同:特別關注農業領域的承包協議,包括土地租賃、農業合作等內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