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過當致人輕傷怎么判
防衛過當致人輕傷怎么判
防衛過當致人輕傷,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
防衛過當是指在進行防衛時,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情形。如果防衛過當導致他人輕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的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刑罰。
在民事責任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的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因此,防衛過當致人輕傷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
防衛過當致人輕傷,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在刑事方面,應當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刑罰;在民事方面,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刑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防衛過當的負哪些責任
防衛過當涉及多種刑事責任,具體可能包括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重傷罪以及故意傷害罪等。然而,對于這類行為,行為人通常會受到減輕或免除處罰的處理。
防衛過當特指正當防衛行為在必要限度內顯著超出,導致重大損害的特殊情形。正當防衛旨在保護國家、公共利益、自身或他人的人身、財產等權利,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原則上不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十條的規定,正當防衛的成立需滿足一定條件,即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采取的制止措施對侵害人造成損害。若正當防衛明顯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則行為人需承擔刑事責任。但鑒于其防衛性質,處罰應減輕或免除。
值得注意的是,對某些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等),在采取防衛行為導致不法侵害人傷亡的情況下,不被視為防衛過當,行為人不負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防衛過當涉及法律責任的認定與處理,其核心在于正當防衛與過當之間的界限。在實際司法實踐中,需根據具體情況判斷防衛行為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明顯超出必要限度,從而決定行為人的責任與處罰。
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是什么?
正當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給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在我國刑法中,防衛過當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罪名,根據刑法第20條第2款的規定,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防衛過當應當根據行為人的主觀罪過與客觀后果,援引相應的刑法分則條文定罪。對于防衛過當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不認為是正當防衛過當的行為包括:對正在實施的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認為是正當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對于防衛過當的刑事處罰,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防衛過當之所以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是因為從主觀上看,防衛人具有保護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的防衛動機,雖然對于過當行為所造成的重大的危害具有罪過,但和一般犯罪相比,其主觀惡性要小得多。從客觀上看,在防衛過當的全部損害結果中,由于存在正當防衛的前提,所以這種損害結果實際上可以分解為兩部分:一是應有的損害,二是不應有的損害。防衛過當只對其不應有的危害結果承擔刑事責任,而不對全部損害結果承擔刑事責任。
在對防衛過當量刑時,應考慮以下情節:過當程度、防衛動機、權益性質、社會輿論等。
相關推薦:
國企欠債不還怎么辦(國企欠債不還怎么辦)
合同賠償間接損失(關于直接和間接損失的法律規定)
生產企業停工賠償(工廠停工停產怎么賠償)
合同違約賠償清單(租房合同租客違約怎么賠償)
怎么取證夫妻個人債務(什么證據能證明是婚內個人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