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退休后退休金多少
法律主觀:
針對職工對于養老保障的需求,國家關于 退休金 的政策是怎樣的呢,老人 退休 后領多少退休金呢以下就來為您詳細介紹。 普通工人的退休金 按 工齡 ,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務員也要不分職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樣。 (一)按月領取基本 養老金 的條件: 參加了基本 養老保險 繳納的人員,男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特殊工種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1998年1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累計滿15年;退休后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繳費年限累計不滿上述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二)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 1、1998年1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2、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后退休,且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被保險人,退休后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綜合性補貼、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 (1)、基礎養老金:退休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 工資 20%; (2)、個人帳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儲存額的1/120; (3)、綜合性補貼:125元; (4)、過渡性養老金: a=職工退休時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 b=職工本人平均點工資 c=職工97年底前繳費年限 過渡性養老金=a×b×c×1% 職工本人平均點工資的計算方公式: n=年職工本人月平均工資m=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b=(92n/92m+93n/93m+94n/94m++退休上一年n/退休上一年m)/企業和職工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 新政策確定,從2010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09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全國月人均增加120元左右。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退休科技人員、新中國成立前老工人、1953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和原工商業者等退休早、基本養老金相對偏低的人員以及艱苦邊遠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再適當提高。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干部,按有關規定適當傾斜。 提示:隨著我國對于養老群體的關注,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會有所提高,通過綜合考慮各方面承受能力,建立合理的的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制度。 為避免參保人員因辦理轉續關系而在兩地往返奔波,暫行辦 法規 定了統一的辦理流程,參保人員離開就業地,由 社保 經辦機構發給參保繳費憑證;在新就業地參保,只需提出轉續關系的書面申請,轉入和轉出地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協調辦理審核、確認和跨地區轉續手續。國家將建立全國統一的社保機構信息庫和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信息查詢服務系統,發行全國通用的社會保障卡。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山西省企業職工退休養老金能領多少?
工齡41年,在山西辦理退休手續,那退休后養老金能有多少呢?接下來咱們就根據這位粉絲朋友所提供的條件,來計算一下他的養老金待遇是多少吧。咱們先來看一下他的基本條件,首先是工齡41年,視同繳費年限有17年,60歲辦理退休手續,個人賬戶余額有10.6萬元,平均繳費指數大概是0.76左右,那么接下來咱們就來看一下它的養老金有多少吧。
首先咱們先來看一下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多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個人賬戶余額是10.6萬元,也就是106000元,然后再除以計發月數,那計發月數是根據退休年齡而定的,他的退休年齡是60歲,所以對應的計發月數就是139個月,由此咱們就可以計算出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763元。
接下來咱們再來看一下它的基礎養老金是多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318元+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4802元)/2*繳費年限41年*1%,那么由此咱們就可以計算出它的基礎養老金是2279元。
接下來咱們再來看一下他的過渡性養老金是多少,他有17年的視同繳費年限,那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就是:退休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4802元*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7年*1.3%,他是在山西辦理退休的,山西的過渡性系數就是1.3%,那么由此咱們就可以計算出它的過渡性養老金是1061元。三項待遇都計算出來之后,咱們就可以計算出它總共的養老金待遇了,是4301元,那他讓養老金待遇計算出來之后,咱們來看一下在計算養老金待遇時他有什么優勢?
第一個優勢就是它的繳費年限比較長,有41年的繳費年限,第二個優勢就是它的視同繳費年限比較長,視同繳費年限比較長的情況下,它僅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就有1061元,所以整體來說,它的養老金待遇是比較高的,對比其他退休人員來說,他養老金待遇是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了。
對于即將或者已經退休的人員來說,最關心的就是養老金的問題,畢竟它關系著退休后的生活基本保障。有人問,如果參保員工的工齡和繳費年限相同,39年工齡的個人和40年工齡的個人,對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不是一樣的呢?養老待遇差距有多大呢?
工齡對于企業退休人員來說就非常至關重要了,因為基本養老金領取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企業退休人員工齡越長,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如果跟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相比同樣的40工齡,退休工資還是存在很大的差異的;同一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工齡39年跟40年,基本養老金相差并不是太多,跟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相比普遍偏低;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39年工齡和40年工齡的退休金的區別2014年10月1日之后辦理退休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計發養老金的標準是以2014年9月份退休人員的,崗位工資以及薪級待遇標準計算退休金;
工齡在35年以上,按90%計發基本退休費,這只是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職位、職稱生活補貼,各種津貼等等,所以工齡對于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來說,影響并不是特別大,最重要的還是職務職稱;39年和40年都是按照90%計發,只要退休前基本工資相同,職務、職稱一樣,養老金就會相同。
03為什么仍然說會影響不小呢?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按照養老金繳費年限計算,涵蓋了繳費基數、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等等。1992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虛賬實記”記賬年限)纍計滿15年,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39年工齡的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總額為3737.3元。40年工齡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總額為3874.84元。
實際上同樣40年工齡的兩位企業退休人員,即便是同時辦理退休,養老金待遇也可以相差近千元。其主要原因是過去40年時間里,個人繳費基數和繳費指數不同,39年工齡和40年工齡退休工資可以相差千元也可以相差百元,所以退休人員養老金是沒有可比性的。特別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跟企業退休人員比較養老金待遇,同樣工作40年工齡退休待遇可以相差2~3倍。
相關推薦:
拖欠工資得賠償金(拖欠工資勞動賠償金怎么算)
企業遣散員工賠償(公司關停遣散費的賠償標準)
違法辭退怎么賠償(違法辭退員工賠償)
工傷手指賠償標準(手指頭工傷級別的賠償標準)
辭退賠償證明(辭退員工補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