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冊公司流程大致如下:
1、咨詢領表
2、查詢名稱
3、頒發核準書
4、編寫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
5、材料受理
6、領取執照、刻章
7、開立基本戶
8、核定稅種
二、注冊公司流程查名所需材料:
1、全體投資人簽署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
2、全體投資人簽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證明》及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本人簽字)應標明具體委托事項、被委托人的權限、委托期限
3、申請名稱冠以“中國”、“中華”、“國家”、“全國”、“國際”字詞的,提交國務院的批準文件復印件
4、全體投資人身份證復印件,投資人為公司的則提供營業執照,投資人為外籍人員則提供護照。
三、注冊公司所需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
2、全體股東簽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證明》(股東為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字;自然人以外的股東加蓋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本人簽字)應標明具體委托事項、被委托人的權限、委托期限
3、全體股東簽署的公司章程(股東為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字;自然人以外的股東加蓋公章)
4、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復印件股東為企業的,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股東為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
5、董事、監事和經理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明復印件
6、依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和程序,提交股東會決議、董事會決議或其他相關材料。股東會決議由股東簽署(股東為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字;自然人以外的股東加蓋公章),董事會決議由董事簽字
7、法定代表人任職文件及身份證明復印件
8、住所使用證明自有房產提交產權證復印件;租賃房屋提交租賃協議原件或復印件以及出租方的產權證復印件;以上不能提供產權證復印件的,提交其他房屋產權使用證明復印件
9、《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10、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
11、公司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必須在登記前報經批準的項目,提交有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或許可證明復印件
四、注冊公司流程所需時間:
1、名稱查詢:5個工作日
2、準備材料,全體股東簽字:3個工作日
3、工商注冊登記:5個工作日
4、開設基本賬戶:7個工作日
5、核定稅種:7個工作日
五、注冊公司代理費:低價注冊,詳情面議
案件查詢碼查詢步驟如下:
1、可以上當地法院網站查詢
登陸當地法院網站,按照步驟一步步輸入案號、查詢碼、驗證碼等信息就可以查詢案件狀態了。按照《受理通知書》上的操作就可以了。自受理之日(2014年1月1日后受理)至結案文書送達最后一名當事人之日止,可查詢信息。如果不知道當地的網站,可以直接上省一級查詢。
2、到法院人工或自助查詢機查詢
攜帶自己的身份證,到當地的法院找到人工的柜臺,把案件的查詢碼告訴柜員,讓柜員直接幫忙查詢。或是到法院的自助查詢機自己查詢,根據自助查詢機上的提示依次輸入自己的案件查詢碼,這樣也能查到。
3、打法院服務電話12368查詢或其他法院電話查詢
直接撥打法院的服務電話12368,告知自己的案件查詢碼就可以查詢;或是撥打別的法院電話查詢也可以。
4、聯系案件的法官或法官助理
可以聯系受理這件案件的法官或者是法官的助理,直接告知案件的查詢碼,也可以直接查詢到。
5、微信查詢
如果法院開通了微信,也可以直接上微信查詢。微信也可以查案件的具體進展情況。
查詢步驟:
第一步:辦理身份確認手續。
查詢人在查詢前請先帶備本人身份證、律師證、授權委托書或與案件相關的法律文書、與當事人關系證明等材料到法院案件管理中心辦理身份確認手續,同一案件只需辦理一次身份確認手續。
第二步:獲取查詢密碼。
法院案件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核實查詢人的身份后,會交給查詢人一個查詢密碼,憑此密碼在本系統或觸摸屏可以多次查詢。
第三步:憑密碼登錄查詢。
查詢人登錄本系統后填寫被查詢人姓名,輸入查詢密碼,點擊“確認”后,系統即會自動彈出案件查詢信息列表,顯示所查詢案件相關信息。
第四步:提出意見。
查詢人在查看案件相關信息后,如有不明事項需要咨詢的,或有意見、建議的,請在表格“查詢人留言欄”里寫明,法院工作人員會及時給予回復。
擴展資料:
人民法院案件案號標準
為統一規范人民法院案件案號的、使用與管理,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及最高人民法院規范性文件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一、一般規定
第一條本規定所稱的案號是指用于區分各級法院辦理案件的類型和次序的簡要標識,由中文漢字、阿拉伯數字及括號組成。
第二條案號的基本要素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類型代字、案件編號。
收案年度是收案的公歷自然年,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法院代字是案件承辦法院的簡化標識,用中文漢字、阿拉伯數字表示。
類型代字是案件類型的簡稱,用中文漢字表示。
案件編號是收案的次序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第三條案號各基本要素的編排規格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類型代字+案件編號+“號”。
每個案件編定的案號均應具有唯一性。
二、法院代字
第四條最高人民法院的法院代字為“最高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的法院代字與其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劃簡稱一致,但第三款規定情形除外。
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的法院代字分別為“內”“軍”“兵”。
第五條中級、基層法院的法院代字,分別由所屬高院的法院代字與其數字代碼組合而成。
中級、基層法院的數字代碼,分別由兩位、四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并按下列規則確定:
(一)各省、自治區按地級市、地區、自治州、盟等地級行政區劃設置的中級法院和按縣、自治縣、縣級市、旗、自治旗、市轄區、林區、特區等縣級行政區劃設置的基層法院,數字代碼分別與其相應行政區劃代碼(即三層六位層次碼)的中間兩位、后四位數字一致;
(二)直轄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所轄的中級法院,數字代碼均按01-20確定;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所轄的鐵路、海事、知識產權、油田、林業、農墾專門中級法院,各省、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所轄的跨行政區劃中級法院以及為省(自治區)直轄縣級行政區劃人民法院對應設立的中級法院,數字代碼分別按71、72、73、74、75-80、81-85,87-95以及96-99確定;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所轄的基層法院,以及在同一高院轄區內鐵路、油田、林業、農墾專門中級法院所轄的鐵路、油田、林業、農墾基層法院,數字代碼的前兩位與其中院數字代碼一致,后兩位均按01-40確定;
(五)地級市未設縣級行政區劃單位時,該市中級法院所轄基層法院的數字代碼,前兩位與該中院數字代碼一致,后兩位按71-80確定;
(六)在同一高院轄區內無鐵路專門中院的鐵路基層法院,其數字代碼前兩位為86,后兩位按01-20確定;
(七)非林業、農墾專門中院所轄的林業、農墾基層法院及為非行政區劃建制的開發區、新區、園區、庫區、礦區等特別設立的基層法院,數字代碼的前兩位與其所屬中院數字代碼一致,后兩位在91-99范圍內確定。
前款第(二)項至第(七)項所列中級、基層法院,分別同屬一個高院、中院的,綜合設立先后、建制等因素編制數字代碼順序。
第六條確定中級、基層法院的所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院,以人、財、物統一管理為標準。
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第(七)項所列基層法院的所屬中院是指在同一高院轄區內主要承擔該基層法院案件二審職權的中級法院。
三、類型代字
第七條 確定案件的類型代字,應結合案件所涉事項的法律關系性質與適用程序的特點。
類型代字應簡練、貼切反映該類型案件的核心特征,用3個以內中文漢字表示。
每一類型案件的類型代字均應具有唯一性。
第八條案件合并審理或并用多個程序辦理時,以必須先決的事項及所適用程序作為確定類型代字的依據。
四、案件編號
第九條 不同法院承辦或同一法院承辦不同類型代字的案件,其編號均應單獨編制。
第十條 同一類型代字的案件編號,按照案件在同一收案年度內的收案順序,以順位自然數編排,但第二款規定情形除外。
刑事復核案件的編號以8位自然數為固定長度,由承辦法院隨機確定,且不得依序編制。
五、案號管理
第十一條案號的基本要素、規格及編制規則,由最高人民法院統一制定。
第十二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及其所轄中級、基層法院的法院代字,由最高人民法院定期統一發布。
第十三條行政區劃發生變更但對應的中級、基層法院未作相應調整前,法院代字按原行政區劃代碼編制。
中級、基層法院因其原適用的第五條第二款所列規則情形發生變化的,法院代字按變化后情形應適用的編碼規則編制。
第十四條案件類型的具體劃分及其代字,由最高人民法院另行制定標準。
第十五條法律、行政法規的制定、修改、廢止致使案件類型發生變化的,最高人民法院應及時調整案件類型及其代字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修改、廢止司法解釋或規范性文件將導致案件類型發生變化的,應同步調整案件類型及其代字標準。
第十六條 具體案件的案號編制,由各級法院的立案或承擔相應職責的部門負責。
六、附則
第十七條本規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涉及案號的其他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本規定施行前已經編制案號但尚未辦結的案件,其案號不因本規定的施行而變更。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人民法院案件案號標準
在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的系統中查詢,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沒有查到信息,證明是這個案件編號是假的,或是現在案件在審理當中。
拿著你的案件受理通知書(原告)或者應訴通知書(被告),到蓋章(就是日期上蓋的那個章子)法院的立案庭進行查詢。
通過法院給你司法公開告知書,通過登錄各省法院的公眾服務網,找到案件查詢這個版塊,按照給你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查詢。
如果通過上述兩種方式中的任何一種沒有查詢到你的案件,那么你有可能上當受騙了。
1可以去法院網站或者直接去法院查詢
2一般上當地法院網站上,如各地公共服務網,按照《受理通知書》上的操作,按照步驟輸入案號、查詢碼、驗證碼等信息就可以查詢案件狀態了,如果不知道當地網站,可以百度,通常在省一級
你可以持相關證件,直接到該庭申請即可查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