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外地人員留杭過年政策
法律分析:
2021年春節全國就地過年補貼政策出爐,具體都出臺了以下相關政策:
1.上海市:出臺了700元生活困難補助和留滬大禮包,春節期間給予上海市家庭生活困難的登記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的節日補助,每個補助對象一次性發放補助700元。對于留滬外來建設者贈送通訊費補貼、健康醫療補貼、3000份影音娛樂大禮包和5000份扶貧產品零食禮包。
2.天津市:出臺了300元生活補貼等7條舉措,其中包括一次性穩定就業補貼每人300元,給予企業一次性穩定就業補貼,每戶企業最高30萬元。 ;對于春節期間實習的外省人員,將會補助300元/人的生活費補貼。 春節期間開班并完成職業技能培訓的,均按照目錄補貼標準的120%給予企業培訓費補貼等。
3.安徽省:在崗補貼、大禮包、最高2000元津貼。合肥市經開區,對區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戶籍地在省外的員工,鼓勵其春節期間留在合肥,并對在崗參與生產、培訓的省外留肥的員工(留肥人員占全部省外人員比例不低于30%)給予一次性2000元津貼。此外安徽省其他地區,還有在崗補貼、大禮包等形式的補助。
4.浙江省:出臺了千元紅包、百元消費券等多項獎勵。其中杭州市給非浙江戶籍外來務工人員每人發放1000元現金紅包,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在春節期間就地過年補助為發放500元春節消費券、210元溪口景區免費門票。臺州市給留在本地過年人員補助分為每人380元和每人280元兩個檔次。義烏市春節期間正常營業的餐飲、便利店等,可向主管部門申領2000元至10萬元不等的補貼。紹興市開展項目制培訓,合格人員按照每人最高不超過6000元標準給予培訓補貼。
5.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獎勵過年紅包、生活補助和消費券,標準為200元/人。同時贈送一張價值200元的一季度暢游望城消費卡、30G手機流量、200冊電子書籍及防疫物資等。
6.江蘇省:多地給予留在江蘇務工人員現金補貼,最高1000元/人。泰州市,給予留泰職工專項補貼。春節期間(2月11日至2月17日)外地員工留在泰州市滿7天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補貼;留泰外地員工在此期間上崗工作的,再按每人每天100元標準給予補貼。昆山市,免費開放全市主要公共文體場館,開展各種文化體驗活動。面向外地留昆人員發放共計1500萬元新春消費券 。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國家實行薪年休假制度
法律主觀:
我國法律規定,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 勞動法 規定,一是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的制度, 二是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前款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以實行其他休息辦法; 三是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 國慶節 ; (五)法律、 法規 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法律客觀:
帶薪年休假(PaidAnnualLeave)簡稱年休假,是指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時間的帶薪年假。中國勞動法對帶薪年休假作了原則性規定,但沒有規定帶薪年休假的休假時間及具體操作辦法,而是指定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具體辦法。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已經通過《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從此,職工帶薪年休假就有了法律保障。帶薪年休假是職工的福利,也是應有的權利。一、年休假天數依據工齡確定。1、參加工作滿一年不滿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5天。2、參加工作滿五年不滿十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10天。3、參加工作滿十五年不滿二十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15天。4、參加工作滿二十五年以上員工,每年休假20天。以上年休假均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節假日。二、下列人員不享受年休假:1、在各類學校脫產學習、培訓、進修享受寒暑假的人員。2、當年連續病假兩個月或累計病休三個月以上的人員。4、當年事假累計達到1個月以上的人員。5、超出國家規定產假假期繼續休息的人員。6、當年從外單位調入公司系統的人員。7、病、事假人員中如果當年假已休完且年出勤率未達到90%以上,則下一年度不再安排休假。8、員工在受處分期間。三、年休假一般以就地休假為宜,如到外地休假,應向公司主管領導請假,費用自理。四、員工年休假原則上應在當年一次休完。
相關推薦:
車禍醫療發票賠償(交通事故起訴需要醫療發票原件嗎)
過期食品賠償員工(食品過期員工怎么承擔)
施工挖斷電纜賠償(施工時挖斷電纜誰來賠償)
苗圃苗木賠償標準(苗木遷移補償標準)
醫療意外死亡賠償(醫療事故致人死亡要賠償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