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社會安全罪是指
、危害社會罪量刑標準是怎樣
我國《刑法》規定,以其他危險方法破壞工廠、礦場、油田、港口、河流、水源、倉庫、住宅、森林、農場、谷場、牧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產,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什么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個概括性罪名,是指故意以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險物質以外的并與之相當的危險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該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主觀表現為故意。與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同的是,該罪屬于行為犯,無論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只要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都能夠成該罪。
司法實踐中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突出表現為以下幾種:
(一)以駕車撞人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以駕車撞人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這種犯罪,行為人在主觀上往往是出于故意。這種危險方法與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險物質的危害性相當,其危害的是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符合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特征。
此外,刑法中規定醉酒駕駛并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屬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為,其危害的是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二)以制、輸壞血、病毒血的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以制、輸壞血、病毒血的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這種行為,行為人在主觀上屬于故意,目的往往是牟取非法暴利或者報復社會,其直接危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符合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特征。
(三)以開槍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以向人群開槍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這種犯罪,行為人在主觀上屬于故意,目的往往是報復社會或者尋求新奇刺激而向人群開槍射擊。這種行為,直接危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符合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特征。
(四)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既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財產安全。
2、犯罪客觀方面
表現為以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決水以外的其他的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3、犯罪主體
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4、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
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交通肇事罪的區別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交通肇事罪的主要區別是:根據我國刑法法條中的相關規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除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手段或者方法外,采取了概括性的描述“其他危險方法”。對“以其他危險方法”加以正確的理解和界定的關鍵是如何準確界定“其他”。界定“其他”的涵義,即是要明確“危險方法”是相對哪些行為而言。一般說來,這里的其他危險方法包括兩層含義:
第一,其他危險方法是指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以外的危險方法;
第二,其他危險方法應理解為與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危險性相當的、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即這種危險方法一經實施就可能造成或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或重大公私財產的毀損;
第三,其他危險方法應當理解為,是現行刑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危險方法犯罪,即刑法分則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已經涉及到的具體罪名規定的行為之外的其他行為。否則就應當以刑法規定的具體罪名予以定罪,而不以本罪定罪處罰。
行為人的主觀心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行為人明知其行為會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卻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交通肇事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過失,即行為人在主觀上不希望發生危害社會的嚴重后果,但是應當預見或者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輕信能夠避免,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
危害公共安全罪司法解釋
法律主觀:
我國最為一個人口第一大國,在世界上一個社會比較穩定,這都是因為我國是一個很注重國家安全的國家,尤其是在對于國民的公共安全方面。如果社會中存在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抓捕的話是需要受到法律制裁。一、危害公共安全罪司法解釋的規定(一)《關于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使用爆炸、投毒、設置電網等危險方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構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或者非法狩獵罪,同時構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或者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二)《關于辦理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邪教組織人員以自焚、自爆或者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規定定罪處罰。(三)《關于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加型话l傳染病或者疑似突發傳染病而拒絕接受檢疫、強制隔離或者治療,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情節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名認定該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區分兩者的標準是使用危險方法實施犯罪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行為人使用的危險方法是殺人、傷人或毀壞公私財物,其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構成該罪;如果其行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七十五條的規定,分別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論處。該罪與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一)客觀方面都表現為使用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但后者必須發生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的后果才構成犯罪;前者只要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即使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犯罪。(二)主觀方面前者是犯罪的故意,后者由過失構成。在司法實踐中,對間接故意與過于自信的過失構成的上述犯罪難以區分。兩者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后果均已預見,并且都不希望結果發生。但前者雖不希望卻未采取避免結果發生的任何措施,而是心存僥幸任其發生,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均不違背行為人的意愿。后者行為人則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者相信具有可能防止結果發生的主、客觀條件,只是過高地估計和輕信了這些條件,才使得危害結果未能避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違背行為人的意愿。三、危害公共安全罪量刑標準我國《刑法》規定,以其他危險方法破壞工廠、礦場、油田、港口、河流、水源、倉庫、住宅、森林、農場、谷場、牧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產,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在法律中如果有違法者侵害了不特定人群或多數人的利益時,此時的司法判定就適用于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律客觀:
[刑法條文] 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破壞工廠、礦場、油田、港口、河流、水源、倉庫、住宅、森林、農場、谷場、牧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產,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11.27法釋〔2000337號)第七條 使用爆炸、投毒、設置電網等危險方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構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或者非法狩獵罪,同時構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或者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例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處罰量刑是: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例解析
被告人黎XX,男,漢族,1964年4月30日生于廣東省佛山市,初中文化,佛山市個體運輸司機,1981年12月11日因犯搶劫罪、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2006年9月17日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月28日被逮捕。
2006年9月16日18時50分許,被告人黎XX大量飲酒后,駕駛車牌為粵XX的面包車由南向北行駛至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X路段時,從后面將騎自行車的被害人李XX及其搭乘的兒子陳XX撞倒,致陳XX輕傷。撞人后,黎XX繼續開車前行,撞壞治安亭前的鐵閘及旁邊的柱子,又掉頭由北往南向穗鹽路方向快速行駛,車輪被卡在路邊花地上。被害人梁XXX(系黎XX的好友)及其他村民上前救助傷者并勸阻黎XX,黎XX加大油門駕車沖出花地,碾過李XX后撞倒梁XXX,致李XX、梁XXX死亡。黎XX駕車駛出路面外被治安隊員及民警抓獲。經檢驗,黎XX案發時血液中檢出乙醇成分,含量為369.9毫克/100毫升。
被告人黎XX在醫院被約束至酒醒后,對作案具體過程無記憶,當得知自己撞死二人、撞傷一人時,十分懊悔。雖然其收入微薄,家庭生活困難,但仍多次表示要積極賠償被害人親屬的經濟損失。
佛山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黎XX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向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7年2月7日以(2007)佛刑一初字第1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認定被告人黎XX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宣判后,黎XX提出上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08年9月17日以(2007)粵高法刑一終字第XXX號刑事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并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認為,被告人黎XX酒后駕車沖撞人群,其行為已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黎XX醉酒駕車撞人,致二人死亡、一人輕傷,犯罪情節惡劣,后果特別嚴重,應依法懲處。鑒于黎XX是在嚴重醉酒狀態下犯罪,屬間接故意犯罪,與蓄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直接故意犯罪有所區別;且其歸案后認罪、悔罪態度較好,依法可不判處死刑。第一審判決、第二審裁定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審判程序合法。但量刑不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復核死刑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的規定,裁定不核準被告人黎XX死刑,撤銷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07)粵高法刑一終字第XXX號刑事裁定,發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重審期間,與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同做了大量民事調解工作。被告人黎XX的親屬傾其所有,籌集15萬元賠償被害方。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黎XX醉酒駕車撞倒李XX所騎自行車后,尚知道駕駛車輛掉頭行駛;在車輪被路邊花地卡住的情況下,知道將車輛駕駛回路面,說明其案發時具有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但黎XX撞人后,置被撞人員于不顧,也不顧在車前對其進行勸阻和救助傷者的眾多村民,仍繼續駕車企圖離開現場,撞向已倒地的李XX和救助群眾梁XXX,致二人死亡,其主觀上對在場人員傷亡的危害結果持放任態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間接故意。因此,其行為已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黎XX犯罪的情節惡劣,后果嚴重。但鑒于黎XX系間接故意犯罪,與蓄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直接故意犯罪相比,主觀惡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險性不是很大,應當有所區別;犯罪時處于嚴重醉酒狀態,辨認和控制能力有所減弱;歸案后認罪、悔罪態度較好,積極賠償了被害方的經濟損失,依法可從輕處罰。據此,于2009年9月8日作出(2007)粵高法刑一終字第XXX-1號刑事判決,認定被告人黎XX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對立案材料的審查和處理、立案條件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判刑
法律主觀: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個概括性的罪名,這類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客觀表現為實施了各種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例如放火罪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缎谭ā芬幎?,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客觀: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關推薦:
車禍醫療發票賠償(交通事故起訴需要醫療發票原件嗎)
過期食品賠償員工(食品過期員工怎么承擔)
施工挖斷電纜賠償(施工時挖斷電纜誰來賠償)
苗圃苗木賠償標準(苗木遷移補償標準)
醫療意外死亡賠償(醫療事故致人死亡要賠償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