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答題,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為什么?
1.
“歸責”是指行為人因其行為和物件致他人損害的事實發生以后,應依何種根據使其負責,此種根據體現了法律的價值判斷,即法律應依行為人的過錯還是應以已發生的損害結果為價值判斷標準,抑或以公平考慮等作為價值判斷標準,而使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
2.
原因:(1)從侵權法的發展史來看,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應當只是就損害賠償請求權而言的,即只有損害賠償責任作為確定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依據,并非以其他民事責任的承擔作為確定歸責原則的依據。
3.
(2)侵權行為歸責原則在古代社會表現為結果責任(即加害責任),在羅馬帝國后期表現為過錯責任,法國民法、德國民法則繼承了這種過錯責任,20世紀出現了無過錯責任。無論是過錯責任還是無過錯責任,都是依據損害賠償請求權確定歸責原則。如《法國民法典》第1382條規定:任何行為使他人受損害時,因自己的過錯而致損害發生之人對該他人負賠償的責任。此后制定的德國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等均作如是規定。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答: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歸責原則、過錯責任。
為什么?
在我國,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主要可以概括為
A. 責任法定原則 B. 公正原則 C. 效益原則 D. 平等原則多項選擇題歸責原則的概念,在司法實踐和法學研究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歸責原則對侵權行為法之適用,在司法實踐和法學研究中則常常被當作一個預設的前提,似乎重要得不言而喻,無需畫蛇添足多作限定。由此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在對侵權行為法進行研究、對民事侵權案件進行分析和審理時,歸責原則的討論自覺不自覺地被提高到了就侵權行為法整體而言的層次。理論研究中,學者以“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為題展開論述;①司法實踐中,法官在對民事侵權案件進行分析時,也常見這樣的表述:“民事侵權適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不承擔侵權責任”。對這種以歸責原則廣泛用于侵權行為法、侵權民事責任的做法,似乎也少有異議。
然而這種將“歸責原則”中的“責”等同于“侵權責任”、“民事責任”中的“責”的做法,運用于知識產權領域,卻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知識產權的保護對象,與其他民事權利,尤其是物權的保護對象相比,具有突出的非物質的特點,是一種非實體的存在。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相應地并不以侵害物質實體作為手段和前提。不過,由知識與載體
《歸責原則》
的相互關系所決定,無論是知識產權人財產利益的實現,還是侵害知識產權行為人所謀求的財產利益的實現,都必須借助于承載知識的物質實體的傳播。因此,為了充分保護知識產權人利益,人們不得不更加注重采取停止侵權這種措施。知識產權訴訟中“行為保全”制度的建立,鮮明地體現了這種必要性;與這一暫時的行為保全相對應,訴訟終結時得出的停止侵權的結論同樣具有首當其沖的作用。停止侵害等決定的作出,則意味著侵權行為人承擔了以此為內容的民事責任。①停止侵害的責任承擔,顯然發生在對行為人的主觀意志狀態未及考慮之時。②加之歸責原則中的“責”與民事責任中的“責”相等同,無怪乎有學者會著力于為無過錯責任原則在侵害知識產權領域中爭取一定的適用空間,并就此引發關于侵害知識產權歸責原則的爭議。雖然許多學者主張,在侵害知識產權領域,仍然應當堅持一元的過錯責任原則或者以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原則相結合的二元歸責原則;③但仍不乏學者認為,在侵害知識產權領域,應當分別確立過錯責任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和平無過錯責任
請教軟件侵權問題?
在一個大型軟件項目里,若發現別人的代碼在多少行以上和自已的類同算侵權呢?請有經驗的指教一下了.試論知識產權的侵權損害賠償
作者: 李曉莉 -- 作者單位: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
由于知識產權的對象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利人對其無形財產不能像對有形財產那樣進行實際占有和控制,加之知識產權所蘊含的巨大價值,知識產權就極易遭到侵害。知識產權受到不法侵害如何進行賠償?是當前知識產權侵權損害案件審判的難點問題,也是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法理論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結合關于此問題的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進行研究,筆者擬對知識產權的侵權歸責原則、侵權損害賠償原則、范圍和計算方法等問題進行探討。
一、知識產權侵權歸責原則
從民法理論上講,侵權的歸責原則以過錯為基本原則,以過錯推定、無過錯責任原則為特殊情況。而各國的法學家們一致認為在確認是否侵害了知識產權并要求侵權人停止有關侵權活動時,應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在確定是否賠償或確定賠償額度時,適用過錯責任原則。〔1〕
(一)侵權責任與歸責原則
停止侵權和賠償損失是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核心和關鍵,是權利之爭的根本利益所在,而停止侵權應是賠償損失的前提。在訴訟中,侵權人往往是將物上請求
相關推薦:
專利損失賠償金額(專利侵權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高管競業禁止賠償(公司高管違反競業限制應該如何處理)
競業協議賠償過低(競業協議補償金過低的效力)
專利侵犯損害賠償(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幾何)
商業秘密賠償條款(保密協議法定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