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時怎么算
工時的計算方法: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jié)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shù)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shù)×8小時)。
月計薪天數(shù)=(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yīng)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yīng)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diào)控。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guān)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做一休一的工作時間怎么算
法律分析:通常情況下,做一休一的工作制度意味著員工工作一天后休息一天。按照這種模式,一年有365天,因此員工應(yīng)該工作182.5天,休息182.5天。如果以每天工作11小時來計算,全年的工作小時數(shù)就是182.5天乘以11小時,等于2007.5小時。將這個數(shù)字換算成每月的工作小時數(shù),即167.29小時。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后來,通過國務(wù)院的文件,這個工作時間被修改為每周40小時。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yīng)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以下節(jié)日期間應(yīng)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元旦、春節(jié)、國際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以及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休假節(jié)日。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需要,在與工會和勞動者協(xié)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怎么計算工作時間?有依據(jù)嗎?
1. 計算制度工作時間:
- 年工作日:365天 - 104天(休息日)- 11天(法定節(jié)假日)= 250天
- 季工作日:250天 ÷ 4季 = 62.5天/季
- 月工作日:250天 ÷ 12月 = 20.83天/月
2. 計算工作小時數(shù):
- 月工作小時數(shù):月工作日 × 8小時 = 20.83天/月 × 8小時 = 166.64小時/月
- 季工作小時數(shù):季工作日 × 8小時 = 62.5天/季 × 8小時 = 500小時/季
- 年工作小時數(shù):年工作日 × 8小時 = 250天 × 8小時 = 2000小時/年
3. 日工資與小時工資的折算:
- 日工資折算:月工資收入 ÷ 月計薪天數(shù) = 月工資收入 ÷ 21.75天
- 小時工資折算:月工資收入 ÷ (月計薪天數(shù) × 8小時) = 月工資收入 ÷ (21.75天 × 8小時)
職工工作時間如何計算
職工工作時間的計算方法為:以月、季、年的工作日×每日8小時。工作時間是勞動者應(yīng)該將勞動力使用權(quán)讓渡給用人單位,在這一時間內(nèi)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非常典型的隸屬關(guān)系,其須遵從用人單位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
【法律依據(jù)】
《勞動保障部調(diào)整職工制度工作時間計算和日工資折算辦法》第一條
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jié)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時數(shù)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相關(guān)推薦:
員工突然離職造成損失,公司如何依法追償?(員工擅自離職怎么賠償公司損失)
員工在車間受工傷 主管要不要擔責任?(維修人員在車間干活發(fā)生事故誰負責)
病假辭退賠償標準(病假期間被辭退怎么賠償)
工傷兩根骨折賠償(2根肋骨骨折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
工傷賠償對像是誰(工傷賠償是打到公司還是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