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傭關系事故賠償標準需要根據當地的人均收入進行計算。
賠償也是有一定的條件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傷害都可以得到賠償的。在雇傭關系中,雇傭方有過錯的才需要賠償。雇傭關系賠償項目如下:
1、醫療費用:醫療費的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的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
2、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3、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森扮
4、交通費;
5、住院伙食補助費;
6、住宿費;
7、營養費;
8、殘疾輔助器具費。
1、受害人須為雇員。雇員的范圍在我國《勞動法》中沒有做出規定,從其法律特征來看,雇員應是按照雇傭合同為雇主所選任并在其監督下執行受雇任務并獲取報酬的人。因此,受害人是否為雇員,決定于雇傭關系存在與否。
2、受害人需在進行受雇工作中因工傷事故而遭受損害。雇員因受雇工作而受害的情景有兩種:一是工傷事故,即指因工作而發生的傷亡事故。主要有機械傷、溫度傷、化學傷、電傷等;二是職業病,即是指在生產環境中由于工業毒物等所引起的職業性疾病。如職業中毒、塵肺、熱射病、日射病、航空病等。判斷是否為在受雇工作中受害,主要看雇員的受害與雇傭工作之間的關系,可以從3個方面考慮:
(1)雇員所從事工作的性質,即其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是它應當做的事;
(2)雇員是否在受雇時間內遭受損害,這里的受雇時間與受雇工作有關;
(3)損害發生時,雇員所在地是否為該出現的地方。
3、雇主須沒有免責事由。雖然采取無過錯原則,但如果雇主能夠證明自己的免責事由,則可以不承擔責任。
雇傭關系發生意外工傷如何索賠:
1、和老板協商;
2、申請勞動仲裁;
3、仲裁后單位不賠償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4、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因為有相關的法律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勞動者催促單位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勞動者也可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發生工傷事故賠償的注意事項如下:
1、注意搜集勞動關系和發生工傷事實的證據。
2、注意搜集工資報酬方面的證據。
3、注意工傷認定的時效問題。
4、注意工傷責任的處理問題。
5、工傷維權時應把握的基本原則和注意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條
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條
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組織,該組織分立、合并的,承繼權利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是侵權人已經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相關推薦: